東北網3月15日訊 第24屆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日前完美收官,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官方發布的統計數字中,外來游客佔了多數。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我國60%的國土位於寒帶,目前已有20多個城市和地區在做冰雪項目,而太陽島雪博會以其獨特性、文化性、藝術性、參與性、趣味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讓利本地市民500萬元
最早的冰城雪雕出現在冰封的松花江江面上,那是市民自發玩出來的。1988年末,太陽島有了第一屆雪博會,並逐漸發展壯大。第16屆之後,伴隨著太陽島三期綜合整治改造,太陽島雪博會開始了企業化運作。第18屆開始,雪博會開始與世界冰雪強國聯合辦會……雪博會越做越大,成為冰城的季節盛宴。
雪博會准備了免費棉衣、手套、套鞋等衣物;遍布園區的御寒屋,已從簡單的取暖功能,發展成雪屋、雪地暖房,與景區融為一體;帶熱水的公廁、免費導游等隨處可見……最值得一提的是,免費姜糖水成了『雪博會特飲』,被外來游客稱贊為最可口的飲料,一個冬季,雪博會生姜就用去了近10噸。不僅對外來游客,雪博會對本地市民也禮遇有加,150元的『市民門票價』,雙休日只要120元,對特殊人群半價優惠甚至免票。
據統計,雪博會展出期間,數次向市民敞開大門,勞模、農民工代表等群體可以免費游雪博會,農歷正月十五、二月二等活動期間,市民都可通過報名享受免費游雪博會。為此,太陽島雪博會給市民讓利超過500萬元。
打國際牌提昇影響力
冰雪是旅游資源,不僅長春、沈陽、佳木斯……連上海、深圳都在琢磨冰雪項目,冬季有雪雕的城市越來越多,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一定要來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說,雪博會需要給出『必看的理由』,這也正是雪博會塑造的『季節城市屬性』。
雪博會組委會負責人黃敬國說,來冰城,能看到獨一無二的雪雕精品。冰城1988年創辦雪雕藝術博覽會至今,為打造國際品牌,逐步走上了國際化辦會的道路,先後同日本、加拿大、法國、芬蘭、意大利、俄羅斯等國的城市合作,不僅加強了區域間的冰雪文化交流,也充分向世界展示了哈爾濱冰雪名城的魅力。
以本屆雪博會為例,俄羅斯駐沈陽總領事館首次以主辦方參辦雪博會,俄羅斯國家藝術顧問現場指導,推出了具有濃郁俄羅斯文化和藝術震撼力的經典作品,無論是雪建築,還是再創作的雪版藝術品,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是『原版』味道,極具觀賞性、藝術性。
第24屆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以『雪閱俄羅斯溫情太陽島』為主題,俄羅斯駐沈陽總領事館首次以主辦方參加了雪博會的舉辦,提昇了本屆雪博會的國際影響力。
黃敬國告訴記者,不管城市間怎樣競爭,這樣充滿異域風情的雪雕精品,只應該在冰城出現。因為哈爾濱的建築特色、城市風格中就有這樣的基因,雪版俄羅斯風情如果出現在其他城市,會顯得不倫不類,這是太陽島雪博會展現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所在。
打參與牌吸引游客
正月十五『鬧元宵』、『愛我久久』情人節雪地派對、中國傳統文化『首屆太陽島春龍節』,再加上新年、冰雪節、春節,輪番上演的精彩文化活動成就了本屆『不一樣的雪博會』。
本屆雪博會除傳統的國際冰雪集體婚禮等,還推出了『中俄油畫藝術交流展』(中俄友城會畫展、冰雪節中俄油畫展),這讓雪博會『洋味兒』十足。同時,『都市雪鄉』、『鬧元宵』、『春龍節』等又讓雪博會非常接地氣。首屆太陽島春龍節,設了五大板塊、十餘項活動,注入了『引龍人』、『嫁女住春』、『童子開筆』等諸多文化元素,更大手筆邀請到『著名作家主持開筆禮』,北京王府井『國手』現場剃龍頭……豐收大糧囤匯聚的『萬家糧』就達4000餘公斤,原汁原味的民俗氣息熏醉了冰城市民。這是本屆太陽島雪博會追求的參與性、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