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訊 “我這病真沒辦法,只有透析,要不是新農合,還真不知咋樣了呢。去年上半年的醫藥費報銷了不說,下半年透析看病花的2.3萬元,新農合又給報銷了1.1萬多元。區裡還給申請了醫療救助,救助金6000元,這可解決了大問題,要不就沒錢治病了,有了新農合這個好政策,讓俺們看病不再發愁。”近日,雞西市滴道區平安村村民林金玲提起去年新農合對她治病的幫助就贊不絕口。在滴道,像林金玲這樣因參加新農合而得到實惠的農民還有很多。
據介紹,去年,該區共有25029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8%。新農合惠農政策實施後,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就像有了一把為健康遮風擋雨的“保護傘”。
截至去年底,該區有大病住院患者1477人次獲得補償,補償金額325.05萬元;門診慢病補償15人,補償金額3.95萬元;產婦分娩補助114人,補助金額5.05萬元;支付門診家庭賬戶6056人次,支付金額25.38萬元;門診統籌補償20300人次,補償金額44.78萬元;提高上半年住院患者報銷比例補償742人,補償金額23.69萬元,總計支出427.90萬元,佔全年應籌基金總額的75%。
為有效解決農村低收入家庭患者的經濟困難,提高農村醫療救助水平,該區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及時對住院患者進行醫療救助,截至去年底,為148名符合救助條件的農村患者辦理了醫療救助,救助金額達27.92萬元,人均救助1900餘元,較好地解決了優撫對象、五保戶、低保對象及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