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訊 記者14日從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獲悉,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6430萬畝,佔全國的1/4。全國每8個綠色、有機和無公害產品中就有一個是我省的產品。其中,哈爾濱市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定面積(含山產品和水產品面積)將穩定在3200萬畝以上,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及產品認證數量,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首位。80餘種『哈』字號名牌綠色產品銷往我國沿海城市。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已經在全國叫響中國名牌產品五常大米、方正綠寶石硒米、雙城八家子小米、阿城粘豆包、金都和金京的鴨稻米、尚志市珍珠山食用菌、延壽鴻源系列食品、呼蘭大用系列雜糧、道裡地百益玉米漿等80多個產品,80%的產品銷往我國的沿海城市。據市農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南方市場對『哈』字號綠色食品的認可度高。這些『哈』字號在哈埠市場也佔一定份額,但因為社會消費水平存在差異,本地居民對高端綠色食品的認可仍需時日。
哈爾濱市呼蘭區引導和扶持生產者、經營者注冊『呼蘭河』、『蒲井』、『禾下土』、『蕭鄉』、『富強晨光』、『千百合』等商標30多個,產品售價連年翻番,經濟收入成倍增長。據呼蘭區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呼蘭大蔥』、『呼蘭韭菜』地理標志經過5年多的使用和發展,帶動了運輸運銷等關聯行業的繁榮。呼蘭大蔥主產區蘭河街道原野村大蔥產量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4年累計外銷量已突破3000萬公斤。蘭河街道原野村的大蔥,在北京、上海、大連、重慶等大中城市,每公斤價格賣到了1元以上,是普通大蔥的二至三倍。去年,呼蘭區的『呼蘭韭菜』收入達3.2億元,主產區戶年均收入3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