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訊 2月13日晚上8點多,依蘭縣愚公鄉湧泉村還沈浸在正月的喜氣吉祥中。正在看電視的村民王璽、王淑華夫婦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王大哥快來救火啊,我家著火啦!”鄰居高佰君叫喊著,王璽激靈一下,接著衝向著火的房子。這一衝,就再也沒能回家。
事件:大火無情,鄰裡有愛
事發當晚,高佰君串門回到家中,聽到棚頂有“劈啪”聲,高仔細一看,頂棚著火了。高連忙拉斷電閘,和妻子跑出去大喊:“快來人啊,救火啊!”
高佰君家的房頂是木架結構,頂棚和房脊用高粱稈搭建,不一會兒,房子濃煙滾滾。
王璽一頭衝進著火的屋中,先搜尋到高佰君的殘疾兒子,把他從炕上拽出屋子。隨後,王璽夫婦又衝進火場,分別抱出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剛剛撂下電視機的王璽又聽高佰君喊道:“王大哥,幫我把冰箱抬出去。”王璽又第三次衝進了火場,和高佰君抬出了冰箱。“還有什麼?”就在王璽第四次衝進火場時,房蓋塌了下來,吞噬了王璽。
追憶:他做的好事太多了
“王璽是我們村裡的‘雷鋒’,他救過人、撈過屍、免費擺渡,誰家的大事小情總有他的身影,在村裡做的好事太多了。”這就是湧泉村村民心中的王璽。
王璽,1955年生於湧泉村,靠耕作為生。1986年,他承包了倭肯河流經湧泉村的一段水域。河對岸是依蘭縣團山子鄉,由於沒有橋,兩岸村民來往需要擺渡。善良的王璽,無論刮風下雨還是打魚種地,都堅持為村民們義務擺渡。有給錢的,他不要;有給物的,他也不要。
1994年7月,村民高貴領著家裡人到河裡洗澡、撈河蚌,河床突然坍塌,泥土激起河水將他們推進漩渦。“救命啊!”喊聲驚動了王璽,他紮入河中,先將最近的一個人救上岸,回頭時另兩人已沒了蹤跡。他沒有放棄,繼續潛入水中,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搜尋,撈出兩人的遺體。村民們說:“要不是王璽,仨人一個也回不來。”
1999年5月的一天早上,同村的季某找到王璽:“王大哥,我家姑娘一宿沒回家,剛纔我看見河邊有個腳印……”王璽二話沒說和季某來到河邊,他跳進河水中搜尋,最終找到孩子的遺體。
同年,宏克力鎮楊家村的劉家三兄弟來到倭肯河中撈蝦米,不幸溺水而亡。王璽幫忙打撈了整整兩天,將三兄弟的遺體打撈上岸。
王璽承包河段15年,先後參與救人、撈屍20多次,分文不取。
2001年,王璽搬回湧泉村居住,妻子王淑華覺得王璽這回離水遠了,也安全了。可是閑不住的王璽助人已成了習慣。幫村民搖車,被搖把打壞了下巴,鮮血直流;鄰居家沒地育苗,他將自家秧苗伺候大了,幫鄰居插到地裡;哪家的炕不好燒,王璽就去給“掏炕”,直到好燒為止;自家玉米沒扒完就跑去幫人家拉豆稈……
村民們一件件訴說著王璽的好,哪件事兒都不大,但件件帶著王璽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