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2011年哈市婚檢人數驟降 新生兒缺陷率明顯上昇
2012-03-16 09:14:53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戴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6日訊 2009年4月1日哈市開始實行免費婚檢;

  當時預計,到2011年哈市婚檢率有望達到95%。

  然而2009年哈市婚檢率僅為2.14%;2010年婚檢率為12.17%;

  2011年婚檢率為15.64%。婚檢率始終在低位徘徊。

  與此對應,新生兒缺陷率明顯上昇。

  這是一組最新的統計數據———2011年哈市登記結婚的新人為76417對,進行婚檢的只有23909人,婚檢率僅為15.64%。

  另一組數據顯示,哈市部分地區的婚檢率更低。2010年,松北區登記結婚的新人為2234對,進行婚檢的只有10人;平房區登記結婚的新人為929對,進行婚檢的為22人;兩區婚檢率分別為0.22%和1.18%。2011年,松北區登記結婚的新人為2193對,婚檢人數為10人;平房區登記結婚的新人為590對,婚檢人數為33人;兩區婚檢率分別為0.23%和2.80%。

  政府掏錢,准新人可以免費婚前體檢,為何好事無人叫好?

  婚檢人數驟降新生兒缺陷率上昇

  2009年,《哈爾濱市開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的實施意見》規定,自2009年4月1日起,在哈爾濱市市區及各縣(市)所有將要進行婚姻登記的准新人,只要其中一方戶口在哈爾濱市市區及各縣(市),即可雙方同時在該地免費婚檢。婚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梅毒篩查、淋菌檢測、血轉氨?、乙肝表面抗原、胸透等11項內容。政府為每對准新人支付95元的費用。《意見》中寫明,爭取在2011年我市婚檢率達到95%。

  然而事與願違。市婦幼保健院婦保科主任宋玉華告訴記者,2003年強制婚檢取消以後,我市婚檢率直線下降,從2002年的83.62%降到2008年的0.8%。2009年4月1日開始實施免費婚檢,但主動進行婚檢的市民仍然不多,當年的婚檢率只有2.14%,與此同時,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卻由2002年的1.37%上昇至2010年的3%,這還不包括在妊娠期發現胎兒不正常而流產和引產的案例。

  婚檢人數的驟降,直接導致很多患有傳染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的准新人,在沒有經過任何診斷、治療的情況下就步入了婚姻生活,甚至殃及下一代。

  據宋玉華介紹,以往准新人在婚檢時一旦查出患有傳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或其他不適宜結婚的疾病,醫生都會勸導其暫緩結婚,而大部分准新人也會聽從醫生的勸誡,將自身疾病治愈後再到民政部門登記。自從施行自願婚檢後,很多准新人將婚檢當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程序,即使在婚檢時查出了不適宜結婚的疾病,他們大多也不會聽從醫生的勸導。更多人直接采取了不進行婚檢的做法。宋玉華舉例說,曾有一名患脣顎裂的新生兒在該院治療,在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該嬰孩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這與母體懷孕期間的環境、狀況都有聯系。”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婚前能夠進行檢查,有些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影響婚育的疾病主要包括指定傳染病、遺傳病、有關精神病和生殖器官疾病四大類。所以,一旦婚檢“不設防”,會導致整個孕期保健和孩子健康問題出現連鎖反應。我市一位從事婚檢工作多年的醫生表示,一部分人認為婚檢涉及暴露個人隱私,這是他們選擇放棄婚檢的主要原因。有些人明知自己有疾病或有既往病史,因不想讓對方知道,也選擇了放棄婚檢。一些人來婚檢前知道自己有疾病,在醫生面前想方設法隱瞞、逃避。有些准新人事先不知道自己有疾病,婚檢時發現了自己患有某種疾病,為了向對方隱瞞,就不來醫院簽字領取婚檢證。

  或圖省事或怕泄露隱私免費婚檢乏人喝彩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肖薇說,婚檢的最大意義在於讓現階段不適宜懷孕的婦女及時知情,避免出現新生嬰兒缺陷。她舉了個例子,如果父母雙方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遺傳給孩子的幾率接近30%;而如果女方患有梅毒,通過母嬰傳播,新生兒患先天性梅毒的概率很大。所以說婚檢可以排除嚴重遺傳性疾病或艾滋病、梅毒等醫學上不宜生育的疾病,也是避免和減少智障、不健全嬰兒出生的極為有效的措施,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保護新婚人群以及後代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具有如此重要的婚檢,又有政府買單,為何應者甚少?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新人重視不足、了解不夠、不願透露個人隱私等諸多原因導致婚檢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道裡區剛結婚的張先生說,婚前他一直沒打算去婚檢,因為那時光忙著發請柬、布置新房和准備婚禮了,忙得團團轉,根本沒時間。

  在我市一家上市公司上班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她結婚登記前堅決不會去婚檢,以免檢出攜帶肝炎病毒等疾病,使兩人都尷尬。

  采訪中更多的人表示,婚檢是多此一舉。市民林先生說,他和女友已經拍拖4年多時間,如果因為一點疾病就不和女友結婚,不說愛情誓言,從道義和責任方面也說不過去啊!既然婚檢出了問題也要結婚,那婚檢豈不是多此一舉?

  此外,由於領取婚檢登記卡和婚檢不在一處,一些准新人嫌麻煩也不去婚檢。“好不容易請了假來醫院婚檢,又要求去婚姻登記處領登記卡,抽血化驗還必須早上空腹,這一折騰又浪費了一天。”采訪中,一對正在婚檢的准新人說。由於新人進行婚姻登記、領取免費婚檢登記卡以及進行免費婚檢分別設於區婚姻登記處、所在街道辦以及所在區的婦幼保健院,因此一對准備結婚登記的新人如果想婚檢,就必須跑三個不同地方纔能完成。不少新人了解到這些後,往往嫌麻煩而不去婚檢。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董弘揚認為,婚檢涉及個人隱私權問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有時對他人而言是“絕對隱私”。對一個成年人來說,婚前要不要婚檢理應由其個人決定,而且不進行婚檢造成的後果也應由其個人承擔,他人和政府都無權乾涉。實行強制婚檢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還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有些醫院不注意為婚檢者保密,有些醫生不尊重檢查對象,甚至有的醫院當眾宣讀被檢出“有問題”者的姓名,致使當事人的隱私受到侵犯。在實施強制婚檢政策時期,為了逃避婚檢而花錢買“證明”者不乏其人。


 

  連眼皮都不抬大夫婚檢時“走過場”

  據測算,從2009年我市開始施行免費婚檢至今的這三年中,全市共有21萬多對新人在民政部門登記結婚,其中只有50523人參加了免費婚檢,政府為其支付了近480萬元的婚檢費用。為什麼免費婚檢這項惠及百姓的政策,在准新人這裡遇冷?記者通過體驗采訪發現,政府宣傳不夠、一些婚檢項目走過場、檢查方式相對落後、檢查不認真等原因都在影響婚檢率的提昇。

  3月9日一早,記者來到道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在登記處內有一對准新人排在了記者的前面,從他們申領填寫結婚登記表到領取結婚證的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工作人員提醒他們領取結婚證前可以到所在區的婦幼保健所進行免費婚檢。一塊寫有“免費婚檢諮詢臺”的牌子也被放到了登記處裡不起眼的窗臺上,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記者沒看到這塊牌子前有工作人員值守。而根據相關規定,婚姻登記處應設專人對前來登記的新人宣傳和說明免費婚檢的相關內容。

  記者表明想要申請免費婚檢,一位工作人員詢問記者是否已登記結婚。得知記者在去年9月份已經在這裡登記後,該工作人員說:“都登記這麼久了,還有婚檢的必要嗎?”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工作人員給了記者兩張免費婚檢申請卡,填完申請卡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婚檢的地點是位於育民小區內的道外區婦幼保健所。記者驅車半小時來到道外區婦幼保健所,在這裡,一名醫生甚至問都不問,就在一欄寫有各種遺傳病婚檢項目前圈上了“無”字。記者問:“我爺爺的弟弟曾得過精神病,會不會對我的下一代有影響?”(記者虛構)該醫生想了半天問記者:“你應該管他叫什麼呢?”當記者再次問:“我長輩裡有人得了糖尿病,這病會遺傳嗎?”(記者虛構)這位醫生竟搶白記者說:“你怎麼這麼多事兒?”

  在婚檢體驗中,記者還發現,一些需要醫生動手觸診的項目,醫生連手都不動,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記者的身體,就寫上了“正常”。另一位也曾在最近進行過婚檢的市民告訴記者,當時醫生只是問了他短短的三句話,連眼皮都沒抬,就在婚檢報告上寫上了:“未發現醫學上不適宜結婚的情形”。他對記者說:“這樣的婚檢,簡直就是兒戲,完全是在糊弄人!”

  記者在哈爾濱市衛生局的網站上,看到一份2010年9月份更新的調研報告《我市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偏低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裡面說,《哈爾濱市開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的實施意見》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對免費婚檢工作的宣傳和組織工作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還沒有完全形成合力,從而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職能部門還沒有完全把免費婚檢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的工作內容,沒有廣泛開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的宣傳工作,導致部分群眾不知曉免費婚檢的相關政策。目前婚姻登記機關和婚前醫學檢查機構是分設的,群眾申請免費婚前醫學檢查,首先需要到民政部門領取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申請表,然後纔能到婦幼保健機構進行婚前醫學檢查,衛生部門需要依據加蓋民政部門婚檢專用章的申請表和相關體檢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與財政部門結算,程序過於復雜,給進行婚前體檢的市民帶來許多不便。

  從時間上算來,這份調研報告公布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記者發現,報告中指出的問題,目前仍未得到明顯改進。

  免費婚檢能不能市場化運作

  婚檢,不只是對新人雙方負責,更是對優生優育下一代負責。這樣一項政府“買單”的惠民工程,如何能做到更加便民一些?

  業內人士建議,我市應借鑒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的經驗,實行婚姻登記和婚檢“一站式”服務。即將婚姻登記處與進行婚檢的婦幼保健機構設置在一起,准新人在婚姻登記處領取結婚證前,可以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免去了無謂的跑來跑去。這樣可以大大提昇婚檢率。

  針對目前免費婚檢中存在的婚檢項目“走過場”、婚檢方式落後、醫生工作態度不認真等現象,有人建議,應嘗試對免費婚檢實行市場化運作,即選取幾處資質好、服務好的醫療機構,分別納入婚檢項目,由准新人們自主選擇,政府依據其完成的婚檢人數的多少進行資金定向投放,這樣能夠有效地消除婚檢醫生的冷漠與不負責任態度,提昇他們在免費婚檢時的醫療服務水平。

  @微調查

  昨天下午,記者在哈爾濱日報官方微博上進行了一次“你對婚檢怎麼看”的小調查。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有32位網友發表了看法。一些網友擔心,目前的婚前體檢已流於形式,失去了其真正意義。

  網友“馬路牙子”說:“婚前檢查以前不是強制的嗎?現在都變成自願選擇了,所以現在婚後各種新生兒疾病增多,就是因為很多人跳過了這一關。”

  網友“米卡”說:“這是絕對要做的檢查,這樣雙方都能放心。如果有問題,也能早治療早解決。”

  網友“沒有海的海盜”說:“婚檢有必要,但是過程麻煩。”

  網友“冬天依舊浪漫”說:“這是對婚姻雙方以及下一代都有好處的事情,但是目前婚檢只是走個過場,醫院提供的也只是簡單的幾項檢查,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

  網友“超時空真理”說:“免費婚檢一定要規范運作,以保證質量。否則這一措施很可能流於形式,其所產生的新的權力尋租可能成為相關團體不當牟利的渠道。”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