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訊 13日,記者走進哈市工商局局長喬樹江的辦公室,還沒正式落座,這位剛上任10個月的局長,就坦率地說: “有什麼問題,請你放心大膽地問!”隨後的一小時訪談裡,一個個“麻辣”問題陸續擺到這位新局長面前——作為哈市工商局長,你現在掌管著全市流通領域消費安全,責任重大,如何帶好這支隊伍?聽了這個問題,喬樹江說,工商被稱為“經濟警察”,頭戴國徽、肩扛紅盾,既要依法監管市場,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康發展,又要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但他上任之後,發現個別工商執法人員,被國家停收“兩費”和被“收編”等事情弄得顧慮重重,陷入了一種誤區。更有甚者認為,發展地方經濟,改善地方發展環境,工商部門就是“放手”少管少問,或是不管不問。這是認識上的錯誤,很危險。
在百姓心裡,工商不作為,這纔是目前工商職能弱化的原因。針對工商市場監管、服務和行政執法,國家出臺216部法律法規,哪一部都是執法和監管的有力依據。喬樹江說,工商工作大有可為,無盡無休。監管、服務、維權、執法“四個”職能一定要利用好,運用好。最好保護市場環境的方法還是加大執法力度。只有叫響執法,工商部門纔能重振雄風,樹立新形象。
與此同時,還需要提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幸福感、自豪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帶好隊伍。對於曾出現的瘦肉精、問題奶粉、錦湖輪胎等事件,雖然事發地不是在哈爾濱,但哈市工商部門也在積極保企、護民,服務地方國民經濟。敦促錦湖解決問題輪胎、打擊美容院攬客欺詐、查處商超返券促銷、叫停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費等,這一切都說明哈爾濱工商在淨化市場環境上起步了。
今年,哈市工商部門將針對網站售假、餐飲業婚宴進場費等“頑疾”進行專項整治,逐一解決,揪住不放,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我的理解是,應該在履行工商監管市場職能的同時,又跳出市場,跳出工商職能,積極發揮市場的龍頭帶動作用,引導市場反哺社會。”喬樹江的話斬釘截鐵。現在大家非常關心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發出“我們還能吃什麼”的疑問。工商部門是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部門之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做好監管?對此,喬樹江的表情有些嚴肅,他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老百姓能吃什麼,當然是安全的食品,至少是符合安全標准的食品。
工商部門主要負責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為保證監管得力,各級工商乾部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做到監管到位不缺位,力求在流通環節不出問題。雖然哈市工商系統建立的一系列新機制和新制度,使消費者維權更便捷,也更有保障,但喬樹江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采訪中,他幾次感嘆,並深有感觸地說:“工商部門擔負的責任,讓我一刻也不能停歇。
”哈爾濱消費領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消費糾紛也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和新變化。諸如現在投訴迅速增長的網絡商品交易、快遞服務、預付費等消費糾紛。在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前,加強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促進企業自律,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以前很少賠家人逛街購物,很少關注哪些商品是仿冒名牌,哪件食品是過了保質期的。現在不一樣了,我也經常去商場、超市逛逛,形成職業習慣了。
”喬樹江希望通過哈市工商系統全體乾部的努力,讓消費者在冰城快樂購物、安全消費。提到“3·15”的話題,喬樹江認為,“3·15”消費者權益日,只是為了提醒消費者,警告違法商家,消費者權益是不允許侵犯的。
其實每一位消費者可以把每天都當做“3·15”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如碰到消費糾紛,要及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工商部門會竭盡全力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