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高熱娃』擠爆急診室 醫生提醒:春雪過後慎防『無名燒』
2012-03-17 07:02:0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7日訊 持續數日的大雪終於讓“貧雪”的冰城“解了渴”,然而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的兒科發現,很多孩子出現了“大雪後遺癥”——突然發燒,各醫院門診接待的體溫超39.1℃的“高燒”患兒明顯增多。據記者調查,市兒童醫院近日日均門診量達2200人次,單日最高入院患兒超過900名。

  幼兒“無名燒”家長要留心

  幾天前,2歲半的湛湛高高興興地被家人送進了幼兒園。然而入園不到兩個小時,湛湛媽媽突然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孩子不斷打哈欠,困得睜不開眼睛。把孩子領回家後,湛湛連續三天高燒超過39℃,讓全家人擔心不已。

  記者走訪市兒童醫院、市婦產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兒科相關診室發現,像湛湛這樣突然發燒的患兒在門診明顯增多。從10日起,各醫院的日均門診量增加了1/3左右。其中部分患兒因病情發展較快或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反復、加重入院治療。

  男嬰“感冒”查出貧血

  10個月大的楠楠近日因高熱、病毒感染到市兒童醫院接受治療。醫生檢查發現,這個被全家當寶的小男孩竟然營養不良貧血。經醫生詢問,孩子的媽媽近來以“核桃奶”這種牛奶飲料為主食喂養楠楠。血液內科張為偉主任分析,楠楠是明顯的飲食搭配不合理,體質下降後“惹病”上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多種多樣。高熱不退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疾病、甚至闌尾炎的表現,但超過50%的發燒患兒都為呼吸系統疾病。

  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孫珺告訴記者,大部分家長口中的“無名燒”其實都有征兆表現,只是家長忽視了很多細節。從目前情況看,近來發燒患兒表現以高熱、少咳、少涕為主,多為病毒感染。每年春季我市都有一段時間氣溫反常,成為流感的“易發季”,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采訪中,多位兒科專家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嬰幼兒家長都是獨生子女,其父輩的育兒觀念相對陳舊,建議家長多學習嬰幼兒護理知識和常識,以免孩子發燒時“病急亂投醫”。

  -醫生解析

  據市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孫珺介紹,很多家長特別怕孩子發燒,其實發燒對兒童身體也有一定的益處,家長應當客觀地對待發燒。

  發燒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也是人體抵抗感染的一種反應。真正的“無名燒”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10%左右的不明原因發熱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燒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因此,兒童發燒後首先要明確診斷。如果醫生確定孩子只是感冒,兒童在低於38℃時最好不要急於服用解熱藥,應針對病因對癥治療的同時,進行物理降溫。

  -防范措施

  1.不要急於為孩子換掉冬裝。建議家長按氣溫和陽光照射隨時增減衣物。

  2.室內要勤於通風。

  3.家有感冒患者必須與幼兒隔離。

  4.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並增強體質鍛煉。

  5.家長外出歸來應勤洗手,避免將病菌傳播給孩子。

  6.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