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西大學。資料圖
東北網3月18日訊(記者 侯巍)雞西大學通過實施政校合作,校企對接,搭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平臺,打造“兩全三網四業型”畢業生就業工作品牌,實現了社會、用人單位、家長、學生“四滿意”的目標。2000年以來,雞西大學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每年都超過90%,2010年4月,被教育部首批命名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所典型經驗推廣院校”。
據了解,“兩全三網四業”品牌中的“兩全”即強化全員抓就業,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後全過程抓就業指導和就業能力培養;“三網”即完善天網、地網、人網為核心的就業工作平臺建設;“四業”即畢業生能就業、可擇業、擇高業、敢創業。
創建人纔公共就業服務聯合體,強化政校合作
為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雞西大學與雞西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建了人纔公共就業服務聯合體,首開全省“引政入校”先河。雙方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昇軟硬件設施,拓展聯合體的服務功能,高標准高質量建成了省內一流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站、人力資源人纔市場、創業就業培訓中心。
2011年,雞西市政府出資200餘萬元,在雞西大學校園內改建聯合體綜合辦公樓;投資150萬元設立60平米電子顯示屏,隨時發布就業創業崗位信息。雞西大學在教學樓陽光大廳設立面積為820平米人力資源交流大廳,設立自己的人纔市場,使學生不出校門就能就業,近三分之一畢業生通過每年100多場招聘會成功就業。經過8年多的不斷完善和實際運作,目前已成為雞西地區空間最大、服務面最廣、合作最好、推薦成功率最高的人纔市場。已實現“大型招聘會月月搞、專場招聘隨時辦、就業推薦天天做”,基本實現了立體化和多層次的就業指導與畢業推薦新格局,實現了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和用人企業的多方共贏。
校政雙方聯合開展以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為主要內容的各類培訓,同時開展其他有關人力資源市場工作,共同打造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創建校企合作辦公室,強化校企合作
根據學校發展定位、辦學方向、人纔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總體要求,實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辦公室。發揮其“總調度”的作用,促成了企業用人與院系專業人纔緊密對接。2011年三學期,共有1000多名學生赴上海、蘇州、深圳等地參加社會實踐,到工廠實習。
展“3N”就業魅力,密切校企合作
“3N”就業推薦模式是以“天網”、“地網”和“人網”三個網絡(NET)為平臺,建立溝通學生、用人單位和學校的就業工作綜合服務模式,也是雞西大學就業能力超市建設和應用的主要依據。
天網就是利用互連網信息技術,與全國的就業推薦基地建立緊密聯系,有效快捷地傳遞就業推薦信息。目前雞西大學建成了萬兆校園網和具有獨立域名的雞西大學就業資訊網,形成了天網管理和應用平臺(企業、人纔市場、校系及學生四級信息化管理)。就業能力超市通過創建的雞西大學就業資訊網,與全國60餘家網站建立了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協議;同時免費為企業提供網絡空間宣傳企業文化和適時發布招聘信息;利用短信平臺為應屆畢業生發布個性化求職信息;通過大學生職業測評系統為全校同學提供免費的網上職業測評服務。
地網就是雞西大學在全國各地的建設就業基地、信息站同時與雞西大學學生創辦的以創業拉動就業的人力資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聯系,實現季節性批量提供就業信息和即時性傳遞崗位需求相結合,同時為前去求職的畢業生提供接待服務和就業安置等工作。目前雞西大學的就業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達160個。
人網就是在校內外建立穩定的就業推薦工作隊伍及兼職就業推薦信息員隊伍,形成就業推薦信息員網絡體系。目前就業信息員在全國各企業發展5000多名。
“天網、地網、人網”的3N就業推薦新模式,充分體現了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及“出口暢、入口旺”等辦學思想。每年邀請近千家省內外企業到校舉近百場校園現場招聘會,為就業基地和信息基地舉辦一百餘場網上招聘會,學校每年為每位應屆畢業生提供不少於8個與所學專業相關和相近的就業崗位信息。對應屆畢業生實現了網上招聘信息化、遠程面試可視化、推薦招聘市場化、信息發布即時化、求職招聘實時化等服務功能,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科學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