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創爭大旗掀創業熱潮
大興安嶺新林區引領全民“大創業”
“創業、創新、創優”活動中,大興安嶺新林區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拓寬創業空間、培育創業主體、加強創業服務、優化創業環境,激發全社會的創業活力,在全區掀起了全民創業共同致富的熱潮。
一、明晰權責體系,提供創業保障。一是健全機制,責任到位。區委堅持“黨委決策、政府主抓、群團發動、部門有責”的原則,把全民創業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統分結合、責權清晰、督查到位、強化落實”的工作運行機制。二是加強領導,運作協調。區委成立了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將財政、工商、稅務等13個單位納入成員單位。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檢查等日常工作。區委每年聽取1至2次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研究部署具體工作。出臺《新林區關於實施全民創業工程的意見》,重點扶持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困難群體、復轉退役軍人等5類人員自主創業。三是強化宣傳,氛圍濃厚。區委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廣泛宣傳全民創業的重大意義、創業致富的先進典型和各項扶持優惠政策,在全社會形成了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區委每年召開1次總結表彰大會,對全民創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予以表彰獎勵,並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激勵更多的職工群眾跨入創業致富行列。
二、放活用好政策,優化創業環境。一是減免稅費,鼓勵創業。區委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創業者,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自主創業從事農、林、牧、漁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從事個體經營的退役士兵,3年內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及加工、修理、修配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二是資金扶持,激勵創業。區委實行政府財政投入、企業財務資金扶持、銀行貸款同社會投資、個人投資相結合的投入機制,保證全民創業有正常的投入渠道。建立財政財務專項基金,用於貸款貼息、科技幫扶、就業指導和扶持基地、項目建設;每年設立以獎代投資金,獎勵在基地、項目建設和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業者。三是搭建平臺,服務創業。區委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創業服務窗口,建立了8個社區創業服務站,開通全民創業網站,為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開業指導、小額貸款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已為7109名創業者提供系列服務12800次。全區各級黨組織發揮創業者協會的作用,組織5300名黨員群眾觀摩學習389次,汲取創業經驗,開拓創業思路,為創業充電加油。
三、壯大產業集群,明確創業方向。一是抓龍頭,延伸產業鏈條。區委按照扶優、扶強、做大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旅游業和服務業為主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項目建設為牽引,加快產業化、組織化、基地化建設進程,確保創業人員實現增收致富。目前,合利源公司、依莓飲品公司野生漿果精深加工項目順利推進。二是抓項目,奠定致富基礎。區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重點開發商貿、物流、倉儲、中介、家政、社區餐飲、零售、居民服務、旅游、租賃服務、手工藝品制作、種養殖及其他新興行業領域的項目,將優秀創業項目推介給職工群眾,提高創業項目的利用率和成功率。目前,全區新上創業致富小項目115個,湧現出科普致富示范戶21戶,有6460戶居民參與到創業致富中來。三是抓品牌,提昇產品質量。區委突出大興安嶺純天然無污染的特色,培育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產品特點突出的新品牌,為創業致富經濟實現系列化開發、產業化加工、規模化經營、市場化運作開闢道路。在2011年中國•大興安嶺第三屆國際藍莓節暨山特產品交易會上,新林區藍莓產品、食用菌產品、鹿制品等百餘個品種,受到了客商的青睞,成功與美國千禧集團簽訂了2430萬元的“樟子松”牌有機黑木耳購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