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經銷餐盒的商戶昧著良心,違規銷售劣質餐盒。他們為應付執法部門的檢查,在貨架上擺放正規產品,卻在暗地裡銷售劣質餐盒,與執法人員玩起了“狸貓換太子”的把戲。近日,齊齊哈爾市包裝管理辦公室聯合市工商局執法人員經過暗訪後,將打擊目標直接鎖定違規經銷者的“老巢”,當場扣留“三無”劣質餐盒40多箱達2.5萬多只,對“躲貓貓”的違規經營者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
為有的放矢地開展執法檢查活動,此前,市包裝管理辦公室曾組成3個行動小組,5次深入到齊市北三區、昂昂溪區、富拉爾基區和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對批發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業戶及使用單位進行重點暗訪,最終把整頓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批發單位作為本次執法檢查的重點。
3月16日,市包裝管理辦公室聯合市工商局,對齊市土特產品批發市場、解放門輕工市場及解放門塑料批發市場的三文魚餐具批發商店、鑫遠洋餐具批發商店、天保塑料商店、天龍日雜商店、國傑塑料商店、華豐塑料商店等3大市場30多個批發一次性餐盒、塑料袋的經銷業戶開展了執法檢查行動。當聯合執法組來到位於我市土特產品批發市場西側的三文魚餐具批發商店時,發現貨架上經銷批發的一次性餐盒魚龍混雜,既有極少部分合格產品“橕門面”,又有大量疑似不合格產品在銷售。執法人員當即責令銷售者對問題餐盒提供檢驗報告單等依據和手續,均被其以老板不在家、手續找不到等借口搪塞。執法人員在該店二樓倉庫搜出40多箱問題餐盒,其中部分外包裝上印有廠名廠址,但絕大部分為“三無”產品,市工商局責成建華工商分局建東市場工商所當場封存扣留,立案調查。
市包裝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在檢查中,他們發現由於業戶之間通風報信,致使檢查經常遭遇“閉門羹”。下一步,他們將研究執法對策,希望通過有效的執法檢查,規范流通領域經營行為,推進我市食品包裝市場的有效淨化和持續向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