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3月20日訊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人民群眾的擁軍情,子弟兵的愛民情,共同書寫了寶山區軍民魚水情深、共創省級雙擁模范區的美好篇章。
近年來,寶山區以創建省級雙擁模范區為重點,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強國防建設為主體,不斷打造雙擁工作載體,創新雙擁工作路徑,積極推進省級雙擁模范區的創建工作,使省級雙擁模范區的創建工作成為軍政、軍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區委、區政府把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作為密切軍政軍民關系的體現,作為昇華雙擁模范區創建工作的基礎,更作為加強軍民團結、創建和諧幸福寶山的戰略任務。近年來,先後投入300多萬元解決了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目前,全區優撫對象住房完好率達100%;磚瓦率達95%以上。建國前和建國後的優撫對象門診、醫療費分別達到840元和600元。建立了優撫對象撫恤、定補自然增長機制,城市和農村優撫對象撫恤定補分別比國家規定高出404元和282元。還通過加發節日補助、護理費、每季下撥臨時救助經費、冬季取暖煤發放等特殊救助機制和幫扶結對獻愛心等系列活動,使優撫對象生活水准超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以提高地方生產力、部隊戰斗力和軍民凝聚力為目標,把開拓創新作為雙擁模范區創建的持久主題,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部隊建設。先後投入220萬元為區武裝部改建了民兵訓練基地,維修了辦公用房和營房,修築了1000餘延長米柏油擁軍路。先後出資200多萬元新建了區消防中隊辦公大樓,並配備了我市一流的消防設施。先後投入30多萬元用於改善官兵生活條件,並投資近5萬餘元為擁軍一條街——寶一路設置了永久性雙擁宣傳牌60餘處。
寶山區將雙擁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到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以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為紐帶,建立健全了雙擁工作例會、議軍會和軍地聯席會等軍地交流聯絡機制,並在全區設立雙擁工作專職人員40餘名,建立雙擁組織37個。
寶山區還將雙擁工作的開展納入地方黨委工作目標,實施雙擁工作目標考核,先後制定出臺了《雙擁領導小組例會制度》、《軍政座談會制度》、《軍地互訪聯絡制度》、《區領導現場辦公會議制度》、《信息通報制度》、《走訪慰問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並通過“五納入”,即納入各街道、黨工委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駐區部隊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雙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部門目標考核責任制;納入各級領導乾部政績考核內容;納入全民教育內容,全面推動全區雙擁工作的有效開展。
以《國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軍人道德規范》為重點,寶山區不斷強化省級雙擁模范區的創建宣傳工作,以紅旗辦事處、東興社區為擁軍典型,堅持典型引路,營造雙擁工作的濃厚氛圍,並通過“兩納入、三結合”雙擁宣傳模式,擴大雙擁工作的群眾基礎,以校園國防教育基地為依托,聘請駐區官兵做校外輔導員,廣泛開展國防教育、軍事講座等教育活動。
寶山區還不斷完善轉業退伍軍人安置體系建設,通過實行指令性安置、雙向選擇及有償轉移、加強轉業退伍軍人素質培養和技能培訓“四位一體”的安置體系,使轉業退伍軍人安置率實現100%。 軍地共建,軍民攜手,共同助推寶山區創建省級雙擁模范區的目標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