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1日訊 畢業於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的劉士磊,是嘉蔭縣保興鄉保安村人,2011年,兩手空空的他決定回家鄉創業,保興鄉團委主動為他聯系到一棟房屋、5萬元貼息貸款和2名待業青年,幫他辦起養殖場。他靠養雞、鴨、鵝當年賺了3萬多元。劉士磊說,今年還要擴大養殖規模,乾出番事業。
為響應伊春市作出的“三次創業”決定,伊春團市委出臺十項措施,幫助青年創業。眼下,已有一大批青年成為“三次創業”的先鋒。據統計,截至目前,伊春各級團組織已幫助8000多名青年,在種植、養殖、商品銷售、旅游等10餘個行業,實現了就業創業,就業者月平均收入達1800元,創業者年均收入達到5萬餘元。
針對已就業或正在創業的青年,伊春團市委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技能,成為行家裡手;針對新畢業的大學生,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創業觀,鼓勵他們通過自主創業實現人生理想;針對待業青年,引導他們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思路。通過舉辦培訓班、大講堂、招聘會等形式,在農村和林場青年中,開展北藥種植、野豬馴化、林果改培、黑木耳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在進城務工青年和城市待業青年中,以訂單培訓方式,開展餐飲、美容美發、烹飪、汽車修理等方面的培訓;在新畢業大學生中,開展SIYB創業與社會化技能等培訓。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為青年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先後在全市21個縣(市)、區(局),建立起46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使更多見習青年提昇就業創業能力。
通過提昇青年合作經濟組織水平、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建功活動、培養青年創業典型等措施,將一家一戶的自營經濟,發展成為基地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經濟合作組織,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青年致富帶頭人,令更多青年在典型激勵下投身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