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2012-03-22 08:26:58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22日訊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橕,是生態環境改善的保障系統。3月22日是第20個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糧食安全”。我國紀念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大力加強農田水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我市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中國綠色食品之都,近年來在農田水利建設上取得了積極進展,2007年以來投資27.9億元,加固堤防51公裡,除險加固病險水庫27座,實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3處,新建灌區渠首1座;新增高效節水灌溉173萬畝、水田17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95.5萬畝。但由於我市農田水利建設歷史欠賬較多,目前還存在農田水利工程標准不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偏低、旱澇洪澇災害頻發、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等問題。

  今後,我們要搶抓國家和省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的有利機遇,以開展“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市情水情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水患意識、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水利、支持水利、發展水利的良好環境,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實施五大類268項水利重點項目,規劃投資224.6億元,為全市糧食總產在100億公斤基礎上穩定增長提供重要支橕,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糧食安全水利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大中型泵站、高效節水灌溉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農業抗御水旱災害的能力,著力建設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十二五”期間,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480萬畝(新增水田面積10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80萬畝(大型噴灌226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100萬畝。

  加快水利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實施大江大河和重點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田除澇、抗旱應急水源等工程建設,加快提高城鄉防洪、除澇、抗旱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間,嫩江乾流堤防綜合防洪能力達到30年至50年一遇標准,齊市城區堤防達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的重點河段堤防達到20年至30年一遇,山洪災害防治區監測預警系統基本建立,農田除澇標准達到3—5年一遇。

  加快水資源和水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十二五”期間,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進農田灌溉渠道硬化工程建設,地表水灌溉利用系數提高到0.55。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及紮龍、哈拉海濕地等重要生態保護區的保護,加快濱水城市水利工程建設及城市水系統生態環境建設。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25萬畝,治理程度由42%提高到49%。

  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投入體系建設。在積極爭取上級投資的同時,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鼓勵企業、個人以各種形式參與經營性水利項目建設,鼓勵農民以籌資籌勞的方式興修農田水利。合理安排使用土地整理、農業開發、扶貧開發等涉水資金,用於水利重點項目建設。加大防洪保安、水資源、污水處理、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和水土流失防治等水利規費征收力度。

  加快現代水利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水利法規體系,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強化城鄉涉水事務、水利工程建設、運行和安全等監督管理,全面提高行業管理能力。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完善防汛抗旱決策指揮和預警預報系統,全面提高水資源與水質監測、水利工程運行調度監控、防汛抗旱指揮決策的現代化、智能化、科學化水平。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建立地下水位、水功能區納污、工程可供水量預警管理機制。深化水利改革,明晰工程產權,建立健全工程管護體系和管理機制,確保工程良性運行和工程效益充分發揮。大力推廣農業高效節水技術,加強企業節水管理,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強化水利人纔隊伍建設,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