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3月22日訊 堅持“民生為本、和諧為基”,把構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作為跨越發展的重要前提。堅持把城鄉建設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把塑造形象與便民利民相結合,以十四項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新農村建設為載體,打造優質舒適的人居環境,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大幅提昇。2011年,集賢縣教文衛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28.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594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0153元。“三供兩治”設施綜合指標:城市供水普及率92.5%;集中供熱普及率81.6%;燃氣普及率86.1%;污水集中處理率85.1%;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5.1%。社會救助綜合指標:社會救助資金匹配率100%;城鄉低保保障水平100%;低收入家庭臨時救助率100%;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達標率100%。並被評為全省民生工作十強縣。
以“十四項民生工程”為重點,推動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打造精品亮點的原則,實施了以十四項民生工程為重點的城市建設,成功引進了龍唐、龍傑兩家公司,實現供熱205萬平方米;西外環路部完成安邦河治理一期工程建設任務;人民醫院及公立幼兒園項目,基礎工作已經完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部分基礎設施已經完工。民生路改造、綠化、亮化工程全部完成任務。同時,七星峰整體開發、體育館建設、廣場建設等項目均取得實質性進展。
以“兩改兩建”為重點,促進新農村建設新提高。把“兩改兩建”和新農村三項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完成19個省市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建設通村公路20.83公裡,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9處,改造泥草房3354座。投資2.4億元建設農豐新村,140棟別墅和16棟多層住宅樓已交付使用。福盛新村建設20棟多層樓房11.5萬平方米,14棟樓房交付使用。啟動實施了“時代新城”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樓房28棟,面積近12萬平方米,可滿足1500戶農民的入住需求。 以改善民生為宗旨,營造和諧建設新氛圍。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成7所學校標准化建設,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7.3%,高考本科上線率逐年上昇。不斷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完成了1所鄉鎮衛生院和35個村級衛生所建設。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七星峰登山節等大型紀念文化活動。被省體育局定為縣(區)級體育後備人纔基地。加強社會保障建設。不斷擴大社會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覆蓋面,五七工、家屬工養老保險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縣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分別達到90%和99%。切實加強就業和再就業,發放靈活就業補貼2556人,472萬元,小額貸款241人,723萬元,實現再就業5083人。強化生態環境建設。把抓好“創森”工程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山水生態城的總抓手,以村屯綠化、退耕還林和城鎮綠化為重點,不斷擴大造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投資1300萬元,人工造林1.5萬畝,峰山育林2萬畝,綠化村屯100個,綠化道路10條,綠化溝渠20條,森林覆蓋率達到20.27%。安邦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已完成97%。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農村整體面貌切實提昇。深化平安集賢創建。全年共接待信訪447件3552人次,同比下降2%,結案率達97%。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事故起數和受傷人數分別下降58.33%和42.8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縣刑事綜合發案833起,同比下降24%,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