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3月22日訊 近年來,滴道區不斷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把發展鄉村文化比喻成種文化,說的是農民就像種莊稼一樣,經常開展自娛自樂的文化體育活動,把文化種子種進鄉村大地,讓其生根、發芽,讓文化站建設、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建設、文化休閑廣場建設等成為鄉村文化發展的主陣地。
該區高度重視農家書屋建設,加大了投入力度,為各村訂閱20餘種書刊、報紙,上級文化部門相繼贈送農家書屋書籍30000多冊及多種影音資料。同時,各村自籌配置了書櫃、桌、椅等設施,在圖書資源使用上做到管理制度上牆、圖書登記造冊、借閱方式靈活,最大化地發揮農家書屋的實用價值,解決了農民群眾看書難、借書難、買書難的問題。
近年來,這個區在各鄉村積極籌建文化站。滴道河鄉和蘭嶺鄉相繼投資75萬元,新建和改擴建成了佔地面積共914平方米的兩鄉綜合文化站,辦公室、活動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棋牌室以及電腦、投影儀、EVD等相關設備一應俱全,配套圖書上百種7000餘冊,為鄉村乾部和農民群眾提供了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活動場所。
兩鄉綜合文化站健全完善文化工作各項制度,規范設施管理使用,有效發揮文化服務功能。他們利用五一、國慶、春節等重大節日舉辦文藝演出、農民秧歌匯演、“三下鄉”活動,豐富了群眾節日文化生活,加大政策、法規、社會公德宣傳,推進了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滴道河鄉還利用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加大文化宣傳,落實國務院“3個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送戲下鄉百村行”等活動,為11個村的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免費送電影10餘場次,文化大院演出2場。
這個區將鄉村文化廣場建設作為提昇農民文化生活檔次的主要途徑,以往,農民想在家門口的小廣場逛逛只是一種奢望,而如今變成了現實。在滴道農村,農民不再滿足飯後看電視、打牌或聚在一起閑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去附近的小廣場散步、扭秧歌、健身。去年,蘭嶺鄉修建了800平方米的河北村文化休閑廣場,並在路旁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為河北村和蘭嶺村的村民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場所,他們還為村民購買了大鼓和秧歌服,並聯系了免費教吹奏嗩吶的師傅教村民吹嗩吶,使村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提昇了村民的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