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訊 自2009年新醫改政策實行以來,大興安嶺地區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保障新醫改工作順利開展。三年來,共爭取國家、省資金12733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辦醫條件,為醫改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創造了有力的醫改環境。
大興安嶺地區加強縣級醫院達標建設,提昇綜合服務能力,使之成為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龍頭。重點實施了漠河縣、塔河縣、呼瑪縣、加格達奇區醫院等4個縣級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總建築面積4.41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3192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8000萬元。
加強精神衛生體系建設,扶持地區精神病防治院項目建設,總建築面積6329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912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500萬元。
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扶持加格達奇衛東社區、長虹社區、曙光社區、松嶺區先鋒社區等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總建築面積5925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174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733萬元。
加強鄉鎮衛生院項目建設,全區鄉鎮衛生院基本達到國家建設標准和基本診療設備配置標准。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50萬元,用於扶持呼瑪縣三卡鄉、漠河縣北極鄉、塔河縣依西肯鄉等3個鄉鎮衛生院污水垃圾處理及輔助設施建設。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配備設備建設。爭取計劃內970萬元醫療設備,用於裝備三縣醫院和地區精神病防治院;爭取計劃外省投入1380萬元醫療設備,用於裝備四區醫院、衛生監督所等。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