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記者 顧碩)黑龍江省在開展節水工作過程中,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指導,通過改革體制、創新機制、完善法制,因地制宜地積極探索節水新路,在城市節水、農業節水、工業節水等節水型社會建設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這是記者23日從企業節水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全面建立起了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初步健全了地方水法規體系,為節水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體制和政策保障。建立了以用水定額為基礎的水權制度,以貫徹落實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制度為主線,初步建立水權制度。合理調整結構,促進節水型工業建設。工業節水是當前的重點,結合技術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通過加強定額管理,加大超計劃取水的處罰力度,不斷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提高節水水平。組織對耗水大的造紙、煤化工等行業企業的水平衡測試,幫助企業制定節水目標,建立管理制度。支持企業進行節水技術改造,促進廢、污水的處理、回用。大力推進計量設施的安裝,鼓勵節水技術、設備的研制和推廣。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戰略舉措,賦予節水工作新內涵。 2010年,我省工業用水量為58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到50%,低於國內約55%的平均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20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22立方米,低於全國9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列全國第21位。同時,不少企業缺乏節水意識,節水技術推廣速度緩慢,用水設備落後,節水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企業用水粗放,甚至存在浪費嚴重,省內地區間、行業間、企業間用水效率參差不齊,工業節水潛力很大。我省工業用水的現狀與『三條紅線』的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開展工業節水工作,走節水型社會建設道路,是嚴格『紅線』管理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今後一個時期,將是黑龍江省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方式轉型緊迫、水資源管理要求嚴格的關鍵時期。要把全面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節水的核心工作,推進企業節水工作,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夯實工業節水管理基礎,推動節水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