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張晶川:『三化並舉』推動經濟社會平衡發展
2012-03-26 11:17:01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李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6日訊 3月25日,牡丹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晶川就貫徹落實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深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到寧安市調研。調研中,張晶川強調,各地要緊緊圍繞"求實創新,跨越爭先"主題,牢牢把握四個發展階段特征和"五城建設"發展方向,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並舉,推動經濟社會平衡發展。

  市委常委、秘書長宮鎮江陪同調研。

  張晶川一行首先來到東京城鎮寧安市響水米業工業園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園區的建設情況。在參觀該公司新建成的第一條生產線時,詳細詢問了企業的原料供應及生產銷售前景。得知該企業已流轉優質水田面積4.1萬畝,張晶川希望企業要加快建設進度,早日投產。

  在東京城鎮水稻浸種催芽育秧基地的育苗大棚內,張晶川詳細詢問了工廠化育苗情況。得知經過智能化浸種催芽,可使東京城鎮4萬畝稻田全部實現增產增收後,張晶川表示,工廠化、標准化和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與市場緊密銜接的水稻浸種催芽育秧基地項目、工廠化育苗等全市有條件的地方都應該進行積極探索。

  渤海鎮江西村是寧安市"石板米"的主產地之一。調研中,張晶川還特意邀請了渤海鎮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和部分村黨支部書記一起座談,面對面地傾聽基層對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並了解了有關新農村建設、農業生產等各方面的情況,與大家一起探討了現階段如何更好地推動農民增收、城鄉統籌、鄉鎮和村級經濟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向園區集中實現稅收返還鄉鎮、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村民對戶籍改革和進城鎮定居有何期待等問題。張晶川指出,8萬畝石板稻田是寧安獨有的稀缺資源,如何依托優質稻米資源,打造高端精品米市場,實現稻米產業與城鄉統籌同步聯動發展大有文章可做,相關部門要做好跟進。

  東部韓農(黑龍江)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資建設的企業,其擁有的生產線被國家農藥生產權威部門評價為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之一。當得知企業還將計劃追加投入,新增2條生產線,並增設銷售網點時,張晶川表示,牡丹江與韓國企業之間合作由來以久,牡丹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韓資企業的發展。

  調研中,張晶川還參觀了寧安市蘭崗鎮果蔬莊園項目,寧安市石岩鎮嘉泰莊園項目、寧安城市規劃展館,並聽取了寧安市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

  張晶川指出,寧安市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產業項目、園區建設、准備之冬和動工之春活動抓得紮實有效。希望寧安市能在"十一五"時期良好發展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緊迫加壓的態勢,確保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如期實現。

  張晶川強調,市十一次黨代會指明了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各地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穩是大局,進是關鍵的主基調和四個發展階段特征,紮實推進十項重點工作。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各地要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並舉,這是當前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

  張晶川指出,要發展就必須對市情有個基本的判斷,各地要加深對四個階段性特征的理解,並以此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只有准確把握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征,纔能更好地理解加快建設現代產業城市的意義、從而更好地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GDP和"兩型"社會建設。把握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消費特征,就是要深刻分析和理解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從國家層面上看,如何解決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最終動力問題。實現內需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就要解決三個問題,要提高一次分配中的工資收入,對於我們來就是要保證工資收入包括最低工資標准確與經濟發展同步;要不斷完善包括醫療、養老、教育等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良好的消費習慣:要按照各地的實際情況打造更高水平的消費平臺和載體。總之,深入理解市黨代會精神要與本地實際有機結合。

  張晶川強調,圍繞國家導向,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要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並舉。工業化,與我市實施的工業立市戰略相吻合,就是要提高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現階段發展經濟的著力點還應在投資上,最關鍵是要抓產業項目,要以產業化項目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載體,謀篇布局,以招商引資為手段,緊盯不放。在城鎮化建設上要以城關鎮為重點,在規劃、管理上提高檔次,要有意識做好與森工、農墾的合作,推進城鄉統籌,要創造消費熱點,既要拉動,更要推動,要依據有利條件和機遇,積極主動引導,加快城鎮化進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以現代理念管理農業,以現代化科技引領農業,以實現水利化、農機化、產業化為標志。

  張晶川還就寧安市城市規劃、菜籃子工程、棚戶區改造、沿江、沿路種植結構調整、瀑布村改造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