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新興區:整治村容美家園
2012-03-29 09:46:48 來源:東北網-七臺河日報  作者:臧世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9日訊 一處處新村美景如畫卷爭相撲入眼簾,一條條寬闊筆直的水泥路通村到戶,一座座幽靜雅致的村居小院美觀整潔,還有嶄新靚麗的文化廣場、功能齊全的文體設施……徜徉在新興區紅光村、東新村等村的街道上,我們看到了村容村貌整治為農村帶來的嶄新變化。

  為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新興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努力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環境統籌協調發展,以治髒亂、建隊伍、增設施、修好路、植好樹、整庭院、改住房、提素質八個方面為主要任務,並結合實際制定了《新興區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著力推進村屯巷路硬化、人畜飲水安全、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治理,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以前,住樓房一直是農民華麗的夢想,而現在,這些夢想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變為現實。新興區長興村農民新居和紅光農民公寓已於去年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就會有一批農民遷入新居。為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新興區還將對紅鮮村實施整村搬遷,建設紅勝村農民公寓,今年計劃投資100萬元改造全區農村泥草房56戶。他們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450萬元新建3100平方米長興中心幼兒園,投資500萬元改造長安、紅衛等村自來水管網。今年紅旗鎮和長興鄉各列出2個村屯,全力爭取資金進行重點整治,重點建設文化廣場、水泥路及辦公用房,在村內安裝柵欄、路燈及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他們還將繼續開展東新村鮮族民族風情園建設,新建村社區辦公用房、大門及水上公園文體設施。

  建立保潔員隊伍,形成長效機制。這個區將在每個村屯設一至三名保潔員,落實衛生保潔人員責任,逐步改進垃圾收集清運方式,大力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和分類定點收集,做到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定點存放,12小時保潔;對通村公路兩側邊溝內的雜草、秸稈等污物及時清理,重點整治道路出入口、城中村、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這個區進一步鞏固集中治理的成果。

  實施環境綠化美化工程。根據轄區實際,這個區進一步完善農村綠化格局,采取封山育林、限制林木采伐量、退耕還林和建設生態公益林等措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快綠色通道建設,完善通村公路兩側綠化。

  集中整治“五亂”現象。一是規范柴草垛,有條件出村的要出村,並規范整齊,沒有條件出村的,要在農戶自家院內整齊堆放,不得在沿街擺放。有計劃地推廣沼氣、秸稈、氣化爐等清潔能源的普及,嚴禁隨意進行柴草焚燒。二是及時清理邊溝,確保整齊暢通無污物。三是清除違規建築,打通道路。四是做好畜禽圈養的宣傳教育和組織落實工作,做到糞土出村。五是按照衛生鄉鎮標准,抓好改水改廁工作。

  全力提高村民文明素質。這個區利用文化宣傳陣地,加大對農民的宣傳力度,增強村民自律意識,鼓勵村民主動參與到環境治理活動中來。區文明辦以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創建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活動為突破口,在村民中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制定村民文明生活公約,增強村民“創造優美生活環境,從我做起,從自家做起”的責任意識,逐步養成衛生、文明的生活習慣,不斷提昇村民的自身素質。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