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作坊生產出來的無根豆芽
生活報3月29日訊在哈爾濱,說起豆芽,一定要說大房身屯。先是自己生豆芽、少量加工向外賣,再到後來外地人帶來更先進的“技術”,這裡成了哈爾濱遠近聞名的“豆芽村”。
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違規使用無根劑、獸藥等添加劑……逐漸,“毒豆芽村”成了它的代名詞。近些年,每當執法部門整頓豆芽市場,都要拿這裡“開刀”。從今年年初至今,執法部門更是清理了多次,然而就在執法部門一波接一波地取締、處理過後,“毒豆芽村”依然“安好”,且反復回潮。其實,它只是哈爾濱眾多豆芽黑作坊的一個縮影,在它身上,哈爾濱豆芽市場的亂象暴露無遺。近日,針對這種情況,哈市香坊區紀檢委已經開始協調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豆芽黑作坊能否“應聲倒地”,我們拭目以待。
“豆芽村”的“前世今生”

順著一條坑坑窪窪的土道走過去,在一個極其隱蔽、低矮的小土房裡,地上散亂堆放著一袋袋豆芽,室內飄散著刺鼻的氣味。這是不久前記者在香坊區大房身屯的一個豆芽作坊內看到的場景。近10家這樣的小作坊,每天可生產佔哈市總量三成的豆芽。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當時市場物資匱乏,日常食用的蔬菜只有固定幾個品種,到了冬季只有白菜、土豆和大蔥等老三樣,豆芽因此成了豐富市民菜籃子的重要品種。
一些村民采用傳統方法生豆芽,再把生出的豆芽拉到周邊銷售,受到市民的歡迎。隨後,村民紛紛效仿,生豆芽專業戶也越來越多,最多時全村100餘戶村民靠生豆芽賺錢,每天近萬公斤的豆芽銷往哈市大街小巷,大房身屯也成了哈市聞名的“豆芽村”。
大約五六年前,“豆芽村”悄然生變,一些外地人來到這裡,與他們一起來的,還有生豆芽的“先進技術”——在豆芽裡添加無根劑、獸藥等添加劑,這樣不僅能讓豆芽更長、更白、無根,重要的是能保鮮一周,生產時間也大大縮短,這種豆芽還有一個名字——就是人們恨之入骨的“毒豆芽”。
再訪“豆芽村”“濤聲依舊”
去年,哈市多個部門聯合對“豆芽村”進行了清查。去年5月,本報記者踏查時發現,“豆芽村”已一片“寂靜”。但一些村民接受采訪時不無擔懮地說,雖然現在小作坊都撤了,但風頭一過,他們還會卷土重來,“因為利潤太大了”。今年3月初和3月中旬,本報記者再次前往“豆芽村”暗訪,盡管小作坊的數量比起“鼎盛”時期少了很多,但遠沒有絕跡。
在一位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順著一條土路找到了一處位於“豆芽村”、面積達300平方木的豆芽作坊。一名50歲左右的男子將記者和知情人領進了屋。
記者在屋內看到,一個近2平方米的大池子裡漂著少量豆芽,幾個食品添加劑的塑料包裝袋散放在地上。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對記者說,他家的豆芽分量足、質量好。“豆芽夠不夠長?”面對記者的詢問,該男子說:“你放心,哈市幾個批發市場都有我家的貨,這個做麻辣燙最適合。”
知情人對記者說:“從他家院子裡的煤灰就能看出來,他家每天生產的量不小。如果不是這裡的人領著你來,你千萬不能說是進豆芽的。如果這麼說了,無疑就是告訴這些人,你是來暗訪或是來摸底的。因為這些生產豆芽的小作坊基本沒有買主上門,全都是把豆芽直接送到批發市場或飯店。”
“從去年開始,大房身屯做豆芽的少了很多。以前,大房身屯幾乎每條巷子裡都有加工豆芽的,現在也就十幾家吧。這些小作坊白天大多是大門緊閉,在外邊什麼都看不出來,最忙碌的時候就是凌晨兩三點鍾,因為通常早上三四點鍾的時候,小作坊就要把豆芽送到市區裡的批發市場。”
不完善的檢測報告
今年年初,記者曾來到“豆芽村”暗訪,並將暗訪情況反映給香坊公安分局治安大隊。隨後,香坊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找到5家黑作坊,當場查獲大量漂白粉、助長劑、獸藥等。28日,記者從香坊公安分局治安大隊負責人處獲悉,該案件的處理結果是:送檢豆芽未發現不達標,因此無法處理。
3月20日,市民向香坊區執法局舉報,稱在香坊區香坊大街、橫道街等批發點,有一批商販在販賣來歷不明的豆芽,市民食用後感到不適。香坊區執法局執法時找到了販賣豆芽的無照商販,該商販提供不出相關證明,執法人員將50餘袋豆芽予以暫扣。記者隨後從香坊區執法局了解到,該局對此事的處理只是沒收、銷毀豆芽,並未對其進行進一步調查。
3月15日,同城媒體再次來到“豆芽村”暗訪,並將這一情況提供給哈市農委執法大隊。28日,哈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隊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根據舉報,按照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分別在4家市場抽取豆芽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未發現不達標。
為何黑作坊使用了多種添加劑,但執法部門送檢的結果卻是未發現不達標呢?28日,記者在哈市農委執法大隊看到,檢驗報告顯示:恩諾沙星(俗稱獸藥)的數據為694.8,但結果判定卻沒有顯示。對此,哈市相關專家表示,豆芽中一些添加劑是允許添加的,比如亞硝酸鹽等,但是不能超量,因此檢驗結果中顯示有亞硝酸鹽的添加是否達標一項。但恩諾沙星根本不允許添加,因此檢測結果中壓根就沒有關於恩諾沙星的結果判斷。從目前報告檢測的結果來看,其中6-卞基腺嘌呤、亞硝酸鹽、赤霉素在合格標准。但恩諾沙星、?喃唑酮(俗稱痢特靈)和連二亞硫酸鈉(保險粉、也叫漂白粉)則無法判定。“明明添加了不允許添加的東西,在檢測報告上卻無法顯示,正是不完善的檢測報告,致使執法者認為‘沒有不達標項目’,無法處罰,這也是‘豆芽村’反復回潮的主要原因。”
檢測報告中恩諾沙星、?喃唑酮和連二亞硫酸鈉的限量規格與結果判定均未填寫。
香坊區紀檢委出面協調相關部門
除檢測報告不完善外,目前,在哈市對豆芽的監管上,並沒有明確監管、處罰的主體。因此,目前相關的幾個部門只有在接到了市民舉報後纔會前去檢查,而檢查後既無執法標准也無處罰標准,之前又沒有監管標准,這纔造成了目前哈市的豆芽亂象。”業內人士如是說。
哈市綠原野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建平對記者說,目前哈市對豆芽的管理仍是一片混亂。去年年末,哈市出臺了《種芽菜地方標准》,但是只是對生產標准上進行了規范,但是至今,對於不按要求生產的加工企業和小作坊仍然沒有任何說法,更沒有任何一個部門牽頭對小作坊豆芽進行監管和處罰。
針對香坊區大房身屯“豆芽村”的亂象,記者28日從香坊區紀檢委了解到,香坊區紀檢委目前正在積極協調相關監管部門,分清職責,嚴加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