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3月29日訊 記者從日前開班的全市糧油保管、糧油質量檢驗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班上獲悉,隨著為期10天的培訓班開班,佳木斯市將徹底告別糧油保管、檢驗人員憑經驗化驗糧食質量等級以及粗放型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起規范化、制度化、智能化和法制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近年來,隨著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對糧食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重視,糧食行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逐步擺上了日程,國家制定的《全國糧食行業培訓規劃要點》的實施,對糧食行業創新型專業技術人纔、復合型人纔、實用技術人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逐步建立注冊糧油工程師、糧油質量檢驗師資格證書制度。
目前,佳木斯市糧油市場發展形勢良好,市場秩序逐步規范,市場交易量不斷攀昇,糧食收購企業職業技能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亟待得到加強和提高。佳木斯市的糧油市場除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國家宏觀調控中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外,合資企業、民營企業和社會多元主體都不同程度發揮著各自的積極作用。市糧食局適應市場需求轉變觀念,由管理型逐步向服務型轉化,去年舉辦了糧食制米專業技能培訓,有87人獲得了初級和中級專業證書。
據市糧食局副局長於佔廷介紹,舉辦這次培訓班,是按照省政府《關於加強糧食收購資格審核規范糧食收購市場秩序的通知》和《黑龍江省糧油倉儲單位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有計劃、分步驟開展的針對佳木斯市糧食收購企業糧油保管、糧油質量檢驗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考核,並完成資質認定工作,大約有400人接受系統培訓。也可以說,通過培訓給這些掌握糧食質量的人員戴上有法可依的“緊箍咒”,最終達到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糧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