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訊 哈爾濱市人纔供求呈現五大特點, 找人纔:一纔難得 找工作:一職難求
文科類偏多、技術類偏少
年初以來,全市各類人纔市場普遍存在“一職難求”與“一纔難得”並存現象,求職者文科綜合類偏多,工程技術類偏少,用人單位提供的一線生產加工崗位比較多,文職和管理崗位比較少,從而形成供大於求的結構性矛盾。
特殊人纔難滿足需求
哈市高新技術、支柱產業還處於成長期,受地域及經濟等因素影響,特殊人纔存量小、缺口大,短期內難滿足需求,如地鐵、城市規劃、環保等。現有人纔留不住、畢業生專業不對口、外地人纔引不進來等導致供需不平衡。
用人單位門檻高
由於有的用人單位限定了院校、專業、工作經驗、職稱甚至性別等,門檻較高,完全達到條件的人纔少,使得適用面窄、經驗少的人纔對接成功率不高,尤其是需求技能性崗位,如房地產、建築、機械加工等,與求職者素質差異大,雙方相互理解程度不同,導致“求職難”。
求職人員有點挑
目前,高校畢業生尤其是綜合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目標首選機關和事業單位,對中小企業和基層興趣不大,影響了求職的成功率。想到大城市,不願到偏遠地區;想做輕松順手工作,不願自主創業;想要高職高薪,不願從底層做起。
二次就業壓力大
現場招聘火爆並不意味就業成功率一定高,篩選、面試、聘用、簽訂合同等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還存在著簽訂合同後“跳槽”、不履約到崗等問題,使得初次、虛擬、暫時就業的大有人在,二次就業面臨很大壓力。
針對哈市目前就業形勢,市人纔服務局局長趙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總體看,就業壓力仍然嚴峻,“一職難求”和“一纔難得”並存,呈現出求職者文科類偏多、工程技術類偏少導致的供求不匹配等五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