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日訊 『作為副省級特大城市的哈爾濱,城市供水水源系統運行目前仍是磨盤山單水源系統。』在哈市今年的『兩會』上,政協委員提出的『冰城急需闢建應急水源』的提案,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3月31日記者獲悉,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其中針對城市供水安全哈市規劃了『十二五』期間興建的各項供水工程。屆時將建設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為阿城區供水,擴建改造工農水庫作為城市應急水源,全力保障城市用水需求。
冰城單水源有隱患
全國副省級城市大多具有兩個水源,而作為副省級特大城市的哈爾濱,其城市供水水源系統運行的還是單水源系統,具有潛在的城市供水安全問題和隱患。作為哈市政協委員的哈工大市政學院教授王鵬曾對城市水源情況做過專項調查。
王鵬告訴記者,哈市江南主城區僅靠磨盤山水庫供水存在兩個隱患。一是長距離輸水存在安全隱患。目前,已建成的磨盤山水庫兩條輸水管線全長約180公裡,因管線距離長,遠水從磨盤山水庫流至淨水廠需36小時。每次流量調整都會造成水壓波動,影響沿線近300個各類閥門和2.5萬個管線接口的安全性,一旦發生爆管事故,將危及城市供水安全。另一個隱患是搶修會造成長時間停水。磨盤山輸水管線檢修時排水時間和修復後注水時間均較長,一條管線注滿水70萬立方米需要16天。此外,磨盤山長輸管線沒有備用管線,檢修勢必造成減少45萬立方米的日供水量,對城市供水影響較大。所以一旦面臨水源突發險情或突發事件,哈市將無後備水源可用。
闢建城市供水新水源
哈市水利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哈市此次出臺水利實施意見,是想力爭通過5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其中重點就是保障城市供水量和安全性。哈市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增水資源利用量25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達到85億立方米,基本滿足一般年份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農村飲水安全率達到90%,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實施意見提出,哈市要啟動城鄉供水工程。其中,建設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明年將向阿城區供水。擴建改造工農水庫作為城市應急水源,形成40萬噸/日供水能力,實現何家溝、馬家溝、信義溝通清水。推進江南主城區水廠和供水管網改造,改造磨盤山供水工程,啟動哈南淨水廠工程,改造配水管線100公裡,全力保障用水需求。推進城鄉一體、集中連片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農村2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此外實施意見提出,哈市將加強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有條件地區要建立飲用水備用水源,完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應急預案,保障城鄉用水安全。
工農水庫擴建方案正在論證
據了解,工農水庫位於平房區境內的東南部,主要功能是給城區河道供水,同時也兼顧防洪、灌溉、養魚和旅游度假。水庫容量僅310萬立方米,是座小型水庫。由於沒有自然河流進行補水,除周邊農田灌溉水反復流入外,工農水庫的水面基本是『靠天吃飯』:雨雪多時,水面就大些,趕上雨雪少的年份,水面多會縮小一半。
為保障哈市的用水安全,考慮供水格局,哈市相關部門重新論證了工農水庫成為應急水庫的可能性,哈市擬擴建改造工農水庫作為城市應急水源,按10天應急供水量設計庫容,用於磨盤山供水系統應急備用水源,並定期啟用應急供水泵站向磨盤山輸水管線中補水。可供哈爾濱江南主城區市民飲用10天。
工農水庫距磨盤山淨水廠15公裡,距磨盤山長輸管線約1公裡。擬擴建工農水庫采用挖深庫區,加高大壩,采用碗狀圍壩增高蓄水水位並增加庫容,使總庫容從310萬立方米增至848萬立方米。為保證工農水庫中水的新鮮度,將采用封閉式設計。目前,具體的建設方案尚在論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