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月嫂亂象調查 擺弄孩子像擺弄蘿卜白菜
2012-04-05 10:44: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宮玉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不是我不專業,是你家孩子腦癱。制圖 毛佳文

  東北網4月5日訊 哈爾濱市民孫女士最近生了寶寶,花6000元請來一位月嫂。沒想到這位高薪月嫂很“業餘”,讓新生兒裹安撫奶嘴,孩子嘴裡起了大泡;不過渡就給孩子換奶粉,孩子漲肚總哭鬧;說孩子有腦癱,鼓動給孩子做核磁共振……孩子還沒出滿月就被“折騰”病了幾次,忍無可忍的孫女士辭掉了月嫂。

  “業餘月嫂”不懂裝懂

  3月10日,孫女士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兩個多月前孫女士就訂下了一個月嫂。當時這個月嫂說她是最高級別的,按市場價24小時全天服務一個月6800元,如果不與中介簽協議,她可以讓到6000元。孫女士選擇了後者。

  3月10日,月嫂正式上崗,列了一個單子,讓買這買那,其中有某品牌的安撫奶嘴。半個月後,孩子一直哭鬧,抱到醫院一檢查纔發現,孩子嘴裡長滿了大泡。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大夫徐學健表示,新生兒最好不要用安撫奶嘴,容易引起過敏、牙齒變形。

  孫女士最初給孩子喝的是牛奶粉,想讓孩子改喝羊奶粉,就讓月嫂嘗試著給孩子換。沒想到當天下午月嫂就給孩子換了羊奶粉,孩子不適應肚子脹得鼓鼓的。哈爾濱行大職業培訓學校育嬰師培訓師段女士介紹,給新生兒換奶粉應循序漸進,一勺一勺地換,每換一勺都要持續一段時間讓孩子充分適應,越小的孩子越要慎重。孫女士的孩子消化功能紊亂,到現在都在打針。

  最讓孫女士生氣的是這個月嫂還“以自己多年的經驗”懷疑這個孩子是腦癱,力勸給孩子做核磁共振。孫女士家人經不住月嫂的“忽悠”抱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核磁共振,結論“孩子非常健康”。孩子還沒滿月,已被折騰進醫院幾次,忍無可忍的孫女士辭掉了月嫂。“當初請月嫂,本以為她們有更專業的育嬰知識,可以給毫無經驗的新爸爸新媽媽一些指導,沒想到6000元請到的卻是個這麼業務的。”孫女士說。

  家政公司自己發月嫂上崗證

  3月29日,記者以僱主的身份撥通了這個姓胡的月嫂的電話。胡月嫂說,她最近3個月的檔期都排滿了,如果用她只能等到3個月以後,她有10年帶孩子的經驗。如果僱主非要簽協議,在哈市的兩家中介都能簽到她。

  3月30日,記者對哈市的月嫂市場進行了走訪。在某月嫂服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24小時服務的月嫂最高價6800元,客戶與他們簽定協議後,只有到了預產期的前兩天纔能知道是誰給他們服務。他們的月嫂都有上崗資格證,這個證是服務部自己發的。如果記者想做月嫂,必須先參加他們的培訓,10天400塊錢就能拿到月嫂上崗證。一個剛剛與某月嫂服務部簽約的女士告訴記者,有月嫂證也不一定能乾上月嫂,因為想當月嫂的人太多,活不一定派給你。只有與他們簽約,纔能給你活,簽約費是每月20元,每次有活了,與僱主簽約,服務部要從中提10%。這名女士還告訴記者,月嫂不好乾,“你沒見總有投拆的嗎?”但只要想乾,去客戶家,沒弄過孩子,也不能“膽突”的,要像擺弄蘿卜白菜一樣擺弄孩子,那樣人家看你像老手也就放心了。

  記者又以求職者的身份打電話到“愛寶寶月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花1680元10-12天的時間就能拿到一個高級月嫂資格證,這個證拿到國外也好使。記者又打電話到“齊貝月嫂”,聽說記者沒有月嫂上崗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以花錢去辦一個,這期間,如果想去他們那裡當月嫂也可以,因為“有些僱主不看資格證”,不管他們和客戶談到多少錢,她給記者的價錢是2800-3000,如果記者同意,就可以做。

  在撫順街人纔市場,記者撥通一位求職月嫂張女士的電話,她說自己沒有上崗證,但也帶過孩子,侍候產婦照顧新生兒那些活都做得來。而另一位李女士有育嬰證,她的育嬰證是一家叫“左鄰右坊”的家政公司發的。

  月嫂從業資質有規定無標准

  黑龍江省地方標准《產婦家庭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去年11月21日頒布實施。《規范》中規定了產婦家庭護理服務員的基本條件,行為與道德規范,職業性儀容儀表要求,職業性行為宜、忌等,明確產婦家庭護理服務員“應具備相應級別的資質,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省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王翠榮表示,這個《規范》只是指導性的,雖然規定月嫂需持證上崗,但對需要持哪裡發的證並沒有明確規定。有些家政公司本身並不具有培訓資格,也發上崗資格證,這最容易引起行業混亂,也是最為讓人懮慮的。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