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訊 近日,由東北農大9名在校大學生親手繪制的『綠地圖』終於印刷出版。與其他地圖不同的是,在這份地圖裡詳盡介紹了該校園內生態景觀、節能設施等,以此來提倡綠色、低碳的校園生活。
李玉婷是東北農大的大三學生,也是該校綠色志願者協會的負責人。她介紹,去年,哈爾濱市濕地節前,該校關雪同學參與了松花江沿江濕地綠地圖的繪制。回來後,關提議為學校匯制一張綠地圖,以綠色、環保的形式來介紹大家生活的校園。很快,由9名同學組成的『綠地圖』小組成立了,他們除分工繪圖、文編、美編、照片工作外,還同時進行信息采集。
東北農大總面積為366.5萬平方米。學生們先將其分割成若乾塊,然後約定時間,9人同時進入一個區域內采集信息,標准以米為單位。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們踏遍了校園內的每個角落。經統計,該校園內共有植物70餘種,包括金銀木、金露梅、榆葉梅、珍珠梅、紫丁香、暴馬丁香等珍貴樹種。其中一株兩米多高的銀杏樹更被大家首次發現,經了解,該樹種不適宜東北地區生長,在哈爾濱市非常少見,之所以能夠在校園內存活下來,原因是該樹種植於房角處,風小、氣溫略高於風口處,同時在該樹下還埋有多根電纜,為該樹過冬帶來條件。
記者看到『綠地圖』為手工繪畫,既有普通地圖中各學院、圖書館、場所的位置,還通過標識記錄了生態農業、生態景觀、節能設施、林蔭大道、公園休閑區及水循環利用等區域。並以此推出兒童適宜區、老人適宜區、心靈靜思區、散步路段等。在地圖中,人們可以通過綠色覆蓋多少,對校園內每個地方的綠化情況一目了然。
據了解,東北農大的這份『綠地圖』繪制完成後,於去年末通過了國際『綠地圖』(Green map)的認證,成為黑龍江省高校中首份標准『綠地圖』,該校團委將其印刷後,打算分發給新生,用做學校介紹和綠色環保推廣。
在這份地圖中,同學們發出了『低碳校園承諾,我行動』的號召: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不亂扔垃圾、減少紙張浪費、使用環保購物袋、盡量坐公交車、外出自帶水杯等。關雪介紹,出籠『綠地圖』的目地就是想為大家全景展現生活空間,以此提倡同學們低碳生活,打造綠色校園。
新聞鏈接
綠地圖是在紐約成立的一家非營利組織,其工作內容主要致力於聯合世界各國的人們,以繪制綠色地圖的方式,幫助大家認識和描繪本地區的人文和生態環境。『綠地圖』一般都由當地的志願者共同協作完成,每張『綠地圖』上面都會使用統一的圖示,標注出包括自然勝境、動植物分布、基礎建設、文化景觀、生態資源、環境資訊、交通步道甚至污染情況等十幾類超過一百種地區信息,共同組成一幅反映社區人文生態景觀的本土綜合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