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六年投百億元 松花江黑龍江段再現稀有魚類
2012-04-06 10:48: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6日訊 “不久前在松花江,我們發現了鱘魚,松花江水質明顯好轉了。”魚類數量的增加,單網捕魚量的增大,讓松花江沿岸的漁民喜不自禁。漁民們說,最近一兩年,打撈鱘魚和鰲花等稀有魚類並不稀奇,甚至能看到成群的東方白鸛在松花江下游覓食繁衍。

  目前,來自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對松花江流域內55個河流斷面的監測結果顯示,流域內水質達標率2011年比2008年提高了21.8%。我省六年投百億助力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松花江流域黑龍江段經過近5年治理,水質明顯好轉。

  松花江流經我省59個市(縣),流域內的經濟總量佔全省GDP的70%。曾幾何時,經濟社會發展對松花江的依賴讓沿岸付出了沈重代價。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識,要讓“傷口”逐漸痊愈,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直到最後恢復山清水秀的本來面目。

  2010年10月15日,隨著雙鴨山市安邦河流域城市污水廠進水試運行,全省32座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省新增污水處理規模是“十一五”之前的3倍,污水處理率從30%提高到60%。

  讓百姓享受青山綠水,政府是主導。我省在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外,省級財政給予大力支持,近幾年累計投入獎補資金14.4億元,大力支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流域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如今,我省更是出臺多種措施,讓松花江繼續休養生息。

  支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是我省財政部門助力環保事業持續發展的一個縮影。我省把環保事業作為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點領域,積極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來自省財政的統計,2006年至2011年,累計投入資金103.1億元,重點支持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控制了面源污染,保護了流域生態,全省自然生態和水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各項環保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有力地促進了我省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省把落實各項稅收政策,作為推進環保事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對銷售廢舊物資和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分別給予增值稅免稅、全額退稅和減半退稅等優惠政策,促進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對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及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所得,實行“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車、含鉛汽油消費稅率,將實木地板、木質一次性筷子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促進資源節約利用;爭取國家全面實施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從價計征政策,提高了地方環境治理和保障民生能力。

  積極落實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政策。支持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2008年以來,通過爭取中央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對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35個市縣給予補助,控制生態功能區市縣開發強度,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極大地提高森林保護和撫育的成效。同時,積極落實節能政策,近年來,支持186戶企業淘汰落後產能、155戶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采取財政獎勵方式促進合同能源管理,支持25戶企業年秸稈能源化利用75萬噸,對5個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縣級示范縣、5個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示范項目、42個市縣節能改造項目給予補助,積極爭取國家將哈爾濱市納入首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試點城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我省還把提高污染防治能力作為重點,大力支持生態改善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十一五”以來,全省累計投入財政獎補資金15.1億元,支持建設城鎮污水管網3430.1公裡,有效提昇城鎮基礎設施功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支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支持實施了258個鄉鎮農村畜禽糞便處理、生活垃圾轉運和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成生活污水淨化池4500處,植樹1960萬株,有效改善70萬農民生產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