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378期
2012-04-08 16:56: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寧安市強化“三個保障”

  在服務春耕生產中深化創先爭優活動

  寧安市委針對去年秋季乾封凍、冬季降水少,全市耕地?情較差的實際情況,搶前抓早,精心謀劃,通過強化組織保障、技術保障、監督保障,切實把春耕生產一線作為創先爭優的主戰場,有力推進了備春耕和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強化組織保障,合力備春耕。全市各級黨委和黨員領導乾部樹立“全員春耕”的思想,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模范作用,為春耕生產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結合市級領導聯系點工作,市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協主席、黨員副市長等領導全部確定1個聯系鄉鎮及3-5個聯系村(屯),作為督促、指導備春耕工作中的聯系點。48名市級黨員領導乾部已深入聯系點100餘人次,幫助解決春耕生產實際困難80餘項。結合全市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互幫互助工作,市級結對共建單位組織黨員領導乾部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送技術、送良種、抓生產、解難題。截至目前,市級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共為聯系單位籌集資金50餘萬元,重點解決困難群眾購買化肥、種子和添置農機具資金難問題。結合“創業、創新、創優”活動,市農業、林業、農機、水務等相關部門黨組織成立了全市備春耕工作推進組,充分發揮各部門優勢,變各自為戰為組團共贏,免費向全市困難群眾發放化肥50餘噸、育秧用薄膜150餘公斤、良種1200餘公斤。

  二、強化技術保障,一線抓春耕。全市農業部門黨組織和鄉村黨組織以農村科技、惠民政策等為重點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強化培訓力度,確保服務春耕生產各項措施落到實處。12個鄉鎮依托遠程教育網、鄉鎮黨校等培訓陣地,深入開展培訓活動。共舉辦農民群眾科技培訓班24場次,聘請牡丹江市及寧安市級農技專家15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備春耕技術,為備春耕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通過開展科技大集、零距離服務等活動,積極向農民宣傳有關法律法規、農資識假方法,農業補貼、農機補貼、小額貼息貸款等惠民政策以及各類農業實用技術,為農民生產釋疑解惑。落實專人收集各涉農部門有關春耕生產信息,定期發放給全市農民群眾。截至目前,全市共召開深入農戶宣傳動員會30餘場次,現場科技諮詢160餘人次,發放科普資料2000餘份。依托農村產業責任區、專業合作社中黨員致富帶頭人、種糧專業戶,開展“結對幫扶、黨員助耕”主題實踐活動,全市12個鄉鎮黨委組織當地科技示范戶和種田大戶,結合自身生產實際,手把手地為農民傳授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幫助農民在育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服務指導,增強了實際效果。

  三、強化監管保障,安全保春耕。組織市工商、農機、質監等部門抽調業務精、素質好、作風正的黨員、骨乾人員,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檢查行動,集中對假冒偽劣化肥、農藥、“三無”農機具等農資產品進行拉網式排查,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利益,讓農民買上“放心農資”,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目前,全市已開展專項檢查4次,有力地淨化了全市農資市場。市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市農委、氣象局等部門成立了氣象信息傳達小組,聘請氣象專家、農業專家,定期綜合全市春耕生產期間天氣、土壤等因素,科學分析春耕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利用電視臺、政府信息中心、寧安黨建網、手機短信等形式,及時向農民發布,為農民搶前抓早、適時播種提供了可靠依據。全市各級黨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協調信用社、郵政儲蓄等金融部門,全力啟動春耕備耕貸款“綠色通道”,進一步簡化貸款手續和審批程序,做到隨用隨貸,並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今年一季度以來共投放農貸3.3億元,為791戶農民發放補貼資金892萬元,免費為農民處理等離子體種子3.4萬斤。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