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4月11日訊 備春耕以來,綏化市水田鄉鎮少見了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催芽的場景,稻農紛紛來到水稻智能催芽基地浸種催芽。4月6日,記者在市農委了解到,綏化市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已達19處,其中,新建14處,催芽能力達到4014.5噸,可滿足200萬畝水稻芽種需求。
綏棱縣長山鄉四部村趙福森是水稻種植大戶,今年要種植275畝水稻,上集鎮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建成後,他把自家的2500斤稻種運送到這裡進行浸種催芽。
“基地開始建設以來,我們就走村屯,進農家,掰著手指頭,用典型事例為稻農算增收賬,宣傳集中浸種催芽好處。現在,參與集中浸種催芽已成稻農自覺行為。”綏棱縣上集鎮黨委書記呂江指著身邊的催芽箱告訴記者,第一批浸種催芽工作已經結束,預計到4月18日,600噸水稻智能化催芽任務將全部完成。
近年,綏棱縣借鑒建三江水田生產先進經驗,建設了3個水稻智能催芽基地,落實種子900噸,可覆蓋22.5萬畝水田。今年,還將建設兩個200噸催芽基地,可使60萬畝水田實現集中催芽。
在上集鎮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建三江管局農業局生產科副科長石岩正在指導技術人員操作和使用水稻智能化催芽設備。從種子入箱到浸種到破胸再到催芽等每一個工藝流程,石岩都認真為技術人員講解,並不時把水稻智能化催芽與以往的浸種催芽方式進行對比。
3月13日,全市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建設現場會召開後,市農委組織專項工作組對全市7個縣(市)區的水稻智能催芽育秧基地建設和水稻扣棚進度進行督導檢查。結合建設需要制定政策,並下發到相關縣(市)區。為保證水稻智能催芽技術推廣應用,從建三江邀請10名技術專家對綏化市水稻智能催芽技術全程指導,綏化市選派了10名技術人員到建三江實地學習,雙方人員已於3月10日全部到位。
據統計,綏化市各地已落實催芽種子2275噸,可覆蓋88萬畝水田,佔水田面積的25%。全市購進水稻專用種衣劑4.1噸,計劃對205噸水稻種子進行拌種,購置水稻智能播種機53臺,落實省下達新建水稻育秧大棚小區132處,大棚總數5609棟,面積162.3萬平方米,全市水稻育秧大棚達到了17.2萬棟。全市從3月5日開始水稻扣棚,截止到3月28日,已完成扣棚17.2萬棟,佔應扣棚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