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教師欲捐地建『托狗所』 設想:佔地30畝專業管理
2012-04-13 09:25: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畢詩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李曉輝在帽兒山的家。

  東北網4月13日訊 “我想在遠離市區的尚志帽兒山,提供一塊地,供哈市養大型犬的人建一所‘大狗寄養場’,為養狗人解決後顧之懮。”近日,《哈市養犬管理條例》公布細則,49種大型犬11月起禁養,一時間眾多養大型犬的市民不知如何應對。近日,哈市建成中學教師李曉輝聯系到本報,表示要免費提供場地,想建一所大型“大狗寄養場”,義務幫市民代管大狗。

  教師欲捐地建“托狗所”

  11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哈市香坊區建成中學的老教師李曉輝。

  “前幾天看見《黑龍江晨報》刊發的《市民含淚甩賣愛犬:給你找個好人家》的文章後,非常感動,我都哭了。”李曉輝說,自己家裡有條小狗,養了4年了。2008年的時候她給婆婆買的,想給老人做個伴,後來婆婆偏癱臥床不起,這小狗就被李老師抱回了自己家。一養就是四年,由於工作關系,中間有兩次想把狗送給親戚朋友,可是都因為小狗不吃不喝被送了回來。看到晨報的報道後,李老師想,城裡不讓養大狗了,一些養大狗的人肯定非常著急,近日看到媒體報道,一些市民為愛犬的去處著急,看著這情景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最近我就想,如果能像國外一樣,有個專業的托養狗的場地,對大狗進行專人統一管理就好了。”李曉輝說,她想起自己家裡在尚志帽兒山有一塊面積約30畝,使用權為50年的土地,能不能在那裡建一所“托狗所”呢?如果可以,她願意捐獻出來建一個大狗寄養場。她說,本來這塊地是1996年時在當地購買的五荒地,當時是想在那裡蓋一所平房,種點綠色蔬菜,假期時去住上幾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等自己和老伴退休了就搬過去住。

  “托狗所”設想:佔地30畝專業管理

  李曉輝說,她要到明年10月份纔能退休。可是,那些大狗等不了,11月起大型犬就禁養了。李曉輝很著急,她相信那些沒有農村親屬的養狗市民更著急。

  李曉輝告訴記者,連日來她也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不僅國外有這樣的專門托養大狗的寄養場,如今北京、上海、內蒙古等地隨著“限狗令”的出臺,也衍生出了許多“寄養場”“托狗所”之類的服務機構。如果真的能建一個佔地30畝的大寄養場,相信能解決很多大型犬主人的燃眉之急。

  李曉輝說,建這樣的大型寄存大狗的場地,需要建房、需要懂技術的專業人員、需要一定的資金維系以及相關的管理人員。“我想建一些高標准的狗捨,保證讓住進來的每一只大狗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和活動場地,聘請專業的獸醫,定期為大狗們檢查身體,打疫苗確保狗的健康。另外,還要聘請專業的喂養師,配置專業的飼養方案。但是,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希望和我一樣有這樣條件的人都行動起來,從小處說是義務為養狗人做點事,往大了說也是為城市管理做一份貢獻。”李曉輝爽朗地笑著說。

  一起來幫大狗建新家

  “狗這種動物很通人性,無論大狗小狗,主人一旦養了,就難以割捨。但是為了城市的發展,相關部門不允許在主城區裡養大型犬了,誰也捨不得把狗殺掉啊,所以還得想辦法讓這些大狗有個安身之所。”李曉輝老師說,無論養狗還是不養狗的市民,大家都有義務為城市文明建設獻一份力。她對狗也格外喜歡,在帽兒山還養了兩條大狗,“相比起城裡的大狗,我養的那兩條大狗就幸福多了,活動場地非常大,也不會有人驅逐它們。”

  李曉輝說,大多居民家飼養的大型犬為阿拉斯加、金毛、蘇格蘭牧羊等名貴犬種,且飼養時間也較長,如果主管部門將這些大型犬收繳,從存放到飼養都是個難題。

  “養狗的人已經把狗當成了自己家庭的一員,對狗都寄托了很深的情感,如果把狗寄養在‘托狗所’,主人隨時都可以來看望自己家的愛犬,也不違背哈市新出臺的養犬條例。”李曉輝想通過媒體呼吁,希望愛心人士以及養狗的市民也來參與“托狗所”的建設計劃,一起來幫大狗們建個舒適漂亮的新家。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