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訊 半個月前,當王大娘的女兒來看望她時,發現獨居的王大娘躺在床上自言自語,反應也很遲鈍,晚上還睡不著覺。想領她去醫院看病,老人死活不願去。最後,“動用”了所有親屬纔把老人送到醫院,老人被診斷為抑郁癥。牡丹江神經精神病醫院門診部醫生表示,通過與家屬交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年抑郁癥患者都不相信自己有病,並且拒絕就醫,這給診療工作帶來了難度。
采訪中,市中醫院、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紅旗醫院神經內科等醫院醫生表示,多年以前,他們很少見到老年抑郁癥患者,最近兩三年,這樣的患者逐漸增多,雖然沒有專門對患者數量進行統計,但每個月都有幾名、十幾名這樣的患者來就診,病情嚴重者多被送往神經精神病醫院治療。
醫生表示,這只是能來就醫的老年抑郁癥患者的情況,而還有許多老年人不願來就醫,甚至家屬動員多次,他們也不願意來醫院,他們“潛伏”在社會上,有些癥狀明顯的人如果不及時治療,非常危險。許多老年人拒絕就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誤把抑郁癥認為是“精神病”、“老年癡呆”等疾病的代名詞,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有了很好的口碑,一但被診斷為“精神病”,會讓熟人笑話。由於他們對於抑郁癥的種種誤解和顧慮,耽誤了治療。
醫生發現,有些老年人即使出現了抑郁癥的癥狀,也願意自己偷偷胡亂買點藥吃,而不願讓人知道自己有病。而從醫學角度看,抑郁癥會嚴重乾擾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直接影響治療。同時,老年人最初得的是輕度老年抑郁癥,如果輕度老年抑郁癥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有可能發展為重度抑郁癥,即使吃藥,效果也沒有剛得病時治療效果好了。所以,盡早治療非常重要。而不經專業醫生診斷就胡亂吃藥也同樣危險,可能不對癥。
醫生建議,從牡丹江市最近兩年的發病情況看,老年抑郁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是失眠、情緒低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總覺著自己老了沒有用了,感到自卑和絕望。有的老年抑郁癥患者往往還有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如有些表現與癡呆類似,整天發呆,別人與他說話也反應不過來,醫學上稱為“假性癡呆”,給老年抑郁癥的識別和診斷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