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訊 (趙文良 潘鑫 記者孫曉銳) 果農佟慶來以前只是寧安市江南鄉東安村一名普通的莊稼漢,後來在村委會的帶動下,他念起了『果樹經』,年收入從幾千元飆昇到幾萬元。如今,像他這樣的種植『能人』在東安村已有160多戶,東安村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果樹一品村』。
2009年,在鄉黨委、農委、林業局等多部門的扶持下,東安村果樹種植發起人、村黨支部書記李士軍帶領果農成立了東安果業專業合作社,並形成了自己的『小農夫』品牌。據李士軍介紹說,目前合作社現已擁有果農400戶,社員1300人。種植培育123、龍豐、K9、龍冠、南國梨、香水梨等近20個優質品種,總面積近10000畝,年產水果3000萬斤,遠銷到俄羅斯、北京、大連、青島及省內各市縣,產值達1500萬元。2011年,東安村果農人均收入達到2.4萬元。2010年被確定為國家級果樹示范園區,全省寒地果樹生產基地。2010年接受全國18省市農業專家教授的考察指導,並獲國家農業部綠色無公害認證。
果農徐富說,這幾年,果樹不發枝,果實畸形,試了好幾種藥也沒管用,省農科院專家劉延傑來村裡培訓,給開了個方子,一次就治好了,以後還得多參加培訓、多學習。據了解,為了能使廣大果農掌握果樹栽植技術,合作社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聘請省、市農業技術專家開展宣講,深入果園進行實地指導,定期組織果農到吉林、遼寧等地交流學習。同時,積極改良引進了龍豐、新苹系列果樹品種,使果樹增收30%以上。
據悉,2012年寧安市以打造特色有機食品之都的目標和綠色、有機、精優、多功、外向等五型要求,深入實施全省蔬菜產業示范縣項目,全力打造東北壽光和北方寒地果基地,果蔬基地將發展到30萬畝。目前,東安果業專業合作社聯正在合全市果樹主產區,籌措申報『寧安市寒地果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