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自稱『警察』8天騙一女子107萬 大慶警方總結防騙五招
2012-04-16 08:45:4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馬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6日訊 近日,大慶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期發生在大慶的幾起典型電信詐騙案件,其中詐騙手法多為利用“網絡改號軟件”顯示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電話,以涉嫌信用卡透支、販毒、洗錢等嚇唬受害人進行詐騙。僅今年3月份以來,大慶市就有30多人受騙,涉案金額近300萬元,最高一起達近107萬元,被騙者中七成以上是中老年婦女。大慶警方總結出防騙5招,希望市民加強防范,謹防受騙。

  3月1日9時許,家住大慶市龍鳳區50多歲的唐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不但自稱“公安局”的,還說出了唐女士的姓名。對方說唐女士在南京某銀行辦的一張銀行卡欠了7980元錢,並給了她一個“南京市公安局”的電話。唐女士按號碼打過去後,一名自稱是“警官”的男子說唐女士的銀行卡被一起案件中的嫌疑人用來向國外匯錢,讓唐女士交5萬元保釋金。唐女士趕緊去銀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匯去5萬元。隨後,按“警官”要求,唐女士分幾次又匯過去16萬餘元“保釋金”。3月4日,一名自稱“檢察長”的男子給唐女士打電話,說她的房產需要公證。唐女士向對方提供的一個新賬號內匯了40萬元“公證費”。

  按對方要求,唐女士3月5日匯去10萬元“律師費”,3月6日匯去2萬元“開庭費”,3月8日匯去10萬元“押金”。

  3月8日上午,“檢察長”給唐女士打電話,稱還得交20萬元保證金。於是,唐女士借了20萬元匯了過去。當對方得知唐女士的錢是借來的之後,讓她再借一些。唐女士又借了3萬元給對方匯了過去。

  3月8日晚,唐女士的女兒回到家中。她幫唐女士上網查對後發現,對方使用的固定電話根本不是南京市公安局的,唐女士這纔發現自己被騙,於是報案。

  8天裡,唐女士被騙走近107萬元。

  “法院傳票”電話騙走50多萬

  3月14日8時許,大慶市薩爾圖區40多歲的楊女士接到一個語音電話,讓她到法院取傳票。

  楊女士把電話撥回去後,一名男子說出了楊女士的名字,並表示傳票內容是國家機密文件,不可泄露,除非楊女士提供身份證號碼纔能給她調取傳票的具體內容。楊女士說出身份證號後,對方說:“我給你查了,你的傳票號是被銀行起訴到法院的。”得知楊女士只去過一次昆明時,對方說:“你可能被騙了,趕緊報案。”楊女士問:“往哪兒報案?”對方說:“你這是緊急案件,我馬上給你報案到110。你別掛斷電話,我直接給轉接過去。”電話響了幾聲後,一個帶南方口音的男子自稱叫劉明,是昆明市公安局的。“劉明”給了楊女士一個外地電話號,讓楊女士用另外的電話核實該號碼是不是昆明市公安局的。楊女士用另一部電話打昆明市“114”查詢後,對方表示該號碼的確為昆明市公安局的電話。

  得到楊女士信任後,“劉明”稱楊女士的身份證被人盜用。按“劉明”要求,楊女士將自己身份證號、工作單位、職務等都告訴了對方。“劉明”對楊女士說,她的案子涉及一起特大洗錢案,涉案金額267萬。為了配合對方“調查”,3月14日11時50分,楊女士分幾次共給對方匯過去43萬元。

  楊女士到家後,“辦案人員”要求她再交5萬元保證金。楊女士馬上又到銀行給對方匯了5萬元錢。匯完錢沒多久,一名男子打電話說楊女士還需再交5萬元不動產保證金。東拼西湊後,楊女士借了3萬元給對方匯了過去。

  17時50分,楊女士感覺對方好像是騙子,於是撥打了“劉明”給她留的電話。雖然對方表示是昆明市公安局,但該電話只能接不能往外打。此時的楊女士纔知道自己被騙,於是馬上報案。


  警方總結防騙五招

  當前活躍在社會上的電信詐騙形式多達十幾種,對此警方為市民歸納了防騙五招,希望廣大市民遇到類似情況時避免受騙。

  1、如果有人打電話說賬號涉及洗錢或不安全,千萬不要相信。電信、銀行、公安系統的電話各自有平臺,對方直接將電話轉到公安局或銀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2、目前,沒有任何單位設有“安全賬號”。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會當面詢問當事人,並制作一些相關談話筆錄,絕不會打電話要求當事人說出銀行賬號、密碼。

  3、稅務部門、財政部門和電信公司通常不會人工撥打用戶電話。稅務部門、財政部門對消費者進行退稅時,都會通過電信、報紙等權威渠道發布公告。如果居民電話欠費,電信公司會發欠費追繳單。

  4、如果居民接到對方是南方口音的電話,說涉嫌某種犯罪,多數為詐騙電話。

  詐騙犯罪分子多在沿海發達城市,甚至有些在境外實施詐騙。接到這樣的電話,居民可以直接掛斷電話,避免掉進騙子設置的陷阱。

  5、近期,北京、上海等地發生了社保卡詐騙案件,犯罪分子以“社保卡透支消費”、“購買大量違禁藥品”為由,或以“領取社保補貼”為誘餌進行詐騙。

  雖然大慶市尚未發生此類案件,但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對此類案件的防范意識,避免受騙。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