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市道裡區組織2000多人,來到松花江邊的音樂公園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活動當天共栽植垂柳、杞柳、楊樹、丁香等品種樹木15000株。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連日來,不少市民致電稱,看到一些道路上原有的綠化樹木“消失”了,還有一些新挖的樹坑旁“躺”著被鋸掉樹乾的樹根。春季植樹剛開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瞎折騰”綠化城市缺蔭少綠
日前,記者來到道裡區友誼路上,友誼路兩側分車綠化帶內的樹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拔光,只剩下已經平整完的黑土。“前幾天還有很多榆樹和丁香呢,怎麼說拔就拔了。”在附近上班的馬先生說。隨後,記者采訪道裡區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得到的答案是:今年,哈市將對友誼路進行改造,取消道路兩側的分車綠化帶,現有的丁香和榆樹被移走了。路改後將對道路兩側還綠。
在政府機關工作的趙先生對“折騰”綠化也有不滿。他說,中山路改造,道路兩側種了很多丁香、榆樹等樹木,可沒過多久,有的樹木就死了,第二年綠化部門又改種了柳樹。學府路改造將當時長勢非常好的大松樹換成了灌木和草坪;兆麟街中間的綠化帶過去種的樹木,後來又改種草坪,現在又種上了樹。“新栽種的小樹未長成大樹就換成其他樹種,難怪市民見不到綠蔭。”
家住南崗區宣化街的市民李晶告訴記者,以往宣化街兩側有很多枝繁葉茂的大樹,後來道路改造把樹都移走了就再也沒移回來,如今,整條街基本沒有綠蔭了。孫偉家住道裡區撫順街,他說,“過去撫順街兩側都是大樹,夏天綠樹成蔭,前幾年道路拓寬把樹都移走了,現在街路兩側就剩那麼幾棵小樹,真是得不償失。”
管護缺失樹木病害多
幾天前,黃河路上被鋸斷的裸露樹根讓不少市民也感到惋惜。市民孫女士介紹,南崗區黃河路紅旗大街至十字街路段道路兩側挖開很多新樹坑,一些被鋸掉樹乾的樹根,橫七豎八地散落在樹坑旁。哈市南崗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記者的采訪時說,黃河路兩側裸露的樹根,多數是因為得了病害,如果不及時清除,很容易傳染給其他樹木。
“管護不到位,是樹木死亡的重要原因。”專家介紹說,綠化樹木死亡不排除病蟲害、人為惡意破壞等因素影響,但最重要的還是後期管護。近幾年哈市大手筆綠化,然而,專業的技術人員匱乏,新植樹木移植、挖坑等環節達不到標准,加之後期澆水、病蟲害等方面的管護不到位,導致樹木兩三年後死亡。
科學規劃做到可持續綠化
據悉,今年哈市計劃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新植樹木50萬株,重點實施城市中心區域增綠提檔、城市拓展區域規模擴綠、城市外圍區域造林綠化工程,推進苗木基地建設和公園昇級改造等多項綠化工程,並首次提出將打造“森林城市”的目標。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岳樺說,新植樹木3~5年纔能出效果,哈市一些街路的樹木還沒等長成就被換掉了,綠化的生態效應根本無法實現。綠化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規劃,不僅要嚴格遵守城市綠化總體規劃,還要對城市綠化的樹種進行規劃。建議相關管理部門,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結合哈爾濱實際,科學選擇樹種。先種植一些速生植物,如楊樹等,讓城市先綠起來。同時,兼顧種植一些慢生植物,如,核桃楸、水曲柳、黃波欏等本土樹種,等慢生植物長成大樹時,再逐步對速生植物進行更換,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城市綠化的多樣性,也可以增加城市的大樹。另外,哈市應加大新植樹木的種植環節監管,樹坑挖多大?移植時的標准,這些哈市都有詳細的規定,一定要嚴格落實,嚴查苗木企業、綠化、企業違規行為,纔能保證樹木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