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拖拉機隆隆作響,農民們操作著各種現代化農業機械,耙地、深松、點籽、下管、覆膜、噴灑農藥……
4月16日,大慶市大田播種正式開犁。記者當天在全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暨春耕生產現場會首站肇州縣雙發現代農業示范區看到,十幾臺拖拉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壟壟播種完畢的覆膜玉米,就像一條條“白龍”在田野間伸展。
今春,全市各縣區立足一個早字,在前期抓好備春耕的基礎上,積極組織乾部和農技人員深入村屯、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指導春種。
“種子、化肥全都備好了,今天全縣有一百多臺農機在田間作業。”肇州縣副縣長羅曉斌告訴記者,為保障春耕生產,全縣涉農乾部堅持天天下基層,幫助農民解決問題,開展技術指導,同時還成立了春耕生產督查組,確保高質量、快進度完成春種任務。
處於大慶市第一積溫帶的肇源縣,農民們也開始忙碌起來。民意鄉建民村村民王國慶當天起了個大早,早早地帶著媳婦下地,他告訴記者:“我這35畝玉米地,全用的地埋式滴灌技術,畝成本600元,還是國家拿的,能增產600多斤,達到畝產2300斤。”
市農委生產科科長蔡廣文說,今年全市總耕地面積為1106萬畝,其中水稻120萬畝、玉米788萬畝、經濟作物94萬畝,通過大力發展噴灌、滴灌、玉米大壟雙行等技術措施,力爭糧食總產量突破130億斤。
目前,大慶市水田育苗基本接近尾聲,正在全面旱整地,水田插秧將於5月25日全部結束;大田播種南部縣區將於4月16至5月1日完成,北部縣區將於4月16至5月7日完成。
副市長於宸在現場會上提出了搶前抓早,縮短播期,確保農作物播在豐產期的要求。他說,當下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各級乾部群眾要緊緊圍繞“八化”目標、發展“四大基地”、完善五項制度,推進農業建設和生產,積極建立有效的組織形式和落實機制,加快春耕生產進度,保證農業奪取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