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灣(效果圖)
何家溝永安橋(效果圖)
東北網4月17日訊 今年是哈爾濱“三溝”綜合治理的決戰之年,作為備受市民矚目的“三溝”治理進程如何,年底將達到怎樣的整治效果?今日,在“實施新戰略,實現新跨越”哈爾濱主題采訪活動中,哈市通報了“三溝”綜合治理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2012年哈市“三溝”綜合治理工程計劃投資18.77億元,實施規模化綠化,植樹37萬株,新增綠化面積120萬平方米,打造哈市森林式綠化樣板區域;全面完成何家溝和馬家溝郊區段水系建設,完善河道拓寬和雍水構築物工程,形成49.2公裡河道連續水面;建設沿岸道路41公裡、車行橋梁15座、人行橋5座,裝飾性改造現有橋梁7座,形成沿河貫通的休閑景觀漫道;新建沿河游園、廣場18處,為群眾提供親水自然休閑空間;完成信義溝工程用地和房屋征收,建設自然河道9公裡,有效改善沿河生態環境;實施清水水源工程建設,保證“三溝”清水應時入溝。
何家溝:
沿線建14處公園
今年,哈市何家溝主要實施三項工程,首先是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拓寬和全線64處蓄水溢流坎工程建設,為形成連續清水河面打下基礎。其次是道路橋梁工程,完成沿岸18公裡道路建設,形成貫通沿岸的濱河道路系統;完成平安橋、雲水橋、富山橋等11座簡易橋梁的改造重建,對光宇橋、保健路、工電路等5座橋梁進行裝飾性加固改造,並新建人行橋4座,方便沿岸居民通行。在橋梁建設風格上,力求彰顯地域特色,與周邊環境緊密結合,與沿岸景觀協調一致,形成沿河景觀亮點。
此外,何家溝實施景觀綠化工程,以西溝為重點,實施規模性、生態化園林建設,種植榆樹、柳樹、楊樹、糖槭等為主的地方樹種20萬棵,栽種京桃、山杏等亞喬木4萬棵。城區段主要栽種胸徑15厘米以上、樹齡較長樹木;郊區段按照小徑密植方式,主要栽種胸徑4厘米左右樹木,形成綠色生態休閑景觀廊道。沿河兩岸以生態軟質鋪裝形式為主,宜木則木、宜石則石、宜綠則綠;在沿線人流密集區域河段新建14處休閑游園或廣場,重點突出生態、親水、休閑功能。
依托河道自然形態,按照自然生態理念,在平房公園、萬米二道街、西溝郊區段、安陽橋及入江口等河段打造一溪、二灘、三灣、四島、五湖自然岸線景觀,進一步改善沿岸環境質量,恢復自然生態功能,形成河美水清、景秀岸綠、自然生態、適宜人居的城市濱水景觀和嶄新空間。
馬家溝:
啟動濱水景觀建設
哈市今年實施馬家溝郊區段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實施三項工程,其中河道治理工程,將完成馬家溝郊區段24處溢流坎工程建設,提昇河道蓄水和泄洪功能,實施濱水景觀建設,形成全線17.2公裡的階梯式連續清水水面。其次是道路橋梁工程。完成23公裡沿岸道路,形成沿河貫通道路系統。完成碧水橋、平房橋、富水橋和麗水橋等4座車行橋梁建設,新建人行橋1座,並對原朝陽橋、富民橋進行裝飾性改造,形成便捷的跨河交通網絡。此外,針對景觀綠化工程,哈市今年將采取小徑密植方式實施規模式綠化,種植榆樹、柳樹、楊樹、糖槭等地方樹木為主的喬木、亞喬木10萬棵。建設沿岸休閑游園2處、廣場2處,打造田園綠化景觀體系。
信義溝:
全面實現污水截流
對於信義溝的治理,哈市確定今年主要實施信義溝四項綜合治理工程。其中包括實施土地和房屋征收工程,完成70萬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拆遷房屋10.5萬平方米,為河道整治和景觀綠化創造條件。污水截流工程,完成福泰名苑至龍鳳路右岸污水截流管線敷設8公裡;積極推進鐵路穿越工程,爭取完成穿越8處11條鐵路的污水截流管線穿越施工,全面實現信義溝兩岸雙線污水截流。河道整治工程,依據河道規劃要求,實施河道清理、疏浚、拓寬,完成河道土方工程50萬立方米,建設以自然河底、生態駁岸為主的自然生態河道9公裡。綠化景觀工程,在全面完成信義溝沿岸管線、河道工程的基礎上,利用秋、冬植實施綠化工程,完成喬木種植3萬棵,為明年全面完善沿岸道路和景觀建設奠定基礎。
實施四大水源工程
按照計劃,今年哈市在去年污水全線節流基礎上,將繼續實施清水水源工程建設,主要實施四項工程。其中,何家溝東溝清水水源工程,由供水三廠每日提供2.1萬立方米的水量。改造二水廠、三水廠泵站及工藝管道,建設直徑500輸水管線5.5公裡,建設三水廠排泥水處理系統1座。何家溝西溝清水水源工程,由磨盤山淨水廠每日提供1.8萬立方米的水量濾池反衝洗水。建設磨盤山淨水廠排泥水處理設施。馬家溝清水水源工程,由朝陽水質淨化廠每日提供3.5萬立方米的水量,磨盤山淨水廠每日提供3萬立方米的水量,工農水庫自然徑流每日提供0.4萬立方米的水量。對工農水庫進行清淤加固,建設磨盤山淨水廠至馬家溝直徑700輸水管道6.2公裡、馬家溝朝陽水質淨化廠1座。信義溝清水水源工程,由供水七廠至熱電廠專用輸水管線每日提供2萬立方米的水量。建設T接直徑500輸水管線2.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