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衣曉峰 董宇翔 記者 杜筱) 為切實提高全省參合農村居民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今年,黑龍江省在全省范圍內將婦女“兩癌”、重癥精神病、終末期腎髒病、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五種“重特大疾病”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實施單病種最高限價,並將報銷標准提高到醫療總費用的70%。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廳了解到,近日,衛生廳出臺全省新農合重特大疾病保障方案,要求在已開展提高O?14周歲(含14周歲)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髒病等兩病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在全省范圍內將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重癥精神病(精神分裂癥等)、終末期腎髒病(尿毒癥)、結核(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細菌性肺炎、隱球菌腦膜炎等)等5種“重特大疾病”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並將報銷標准提高到醫療總費用的70%。
方案指出,兒童“兩病”、婦女“兩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藥肺結核、終末期腎髒病等疾病由各縣(市、區)負責篩查和轉診,由中標定點醫院對具備相應手術指征的按照本疾病臨床路徑實施手術治療;凡需內科治療的按照本疾病臨床路徑實施全程規范化治療。對艾滋病患者先由具備診斷條件的三級醫院或省、市級疾控機構出具診斷證明,再到當地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備案,由合作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證明,患者方能到重特大疾病定點醫院就醫。
方案強調,為確保重特大疾病患者真正受益,我省重特大疾病實施單病種最高限價(如乳腺癌、尿毒癥最高限價1.2萬元/例,宮頸癌最高限價1.5萬元/例,耐多藥肺結核最高限價1萬元/例,重性精神病最高限價0.3萬元/例),限定每個單病種治療的最高總費用,醫療機構超出規定限額的治療費用由醫療機構自己承擔。考慮到艾滋病病人的特殊性,《方案》將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的標准列出,具體篩查、治療、補償方案由當地合管部門會同衛生防疫部門制訂。
方案明確,重特大疾病實行即時結報,定點醫療機構應對治療患者總費用中應報銷部分先行墊付,墊付資金由各地新農合管理部門通過當地財政部門再將墊付資金撥付到重特大疾病定點醫院的賬戶上。
報銷標准為扣除住院起付線,並按照患者在限額范圍內救治總費用的70%予以報銷。納入新農合門診大病救治的報銷標准為門診總費用的70%,剩餘30%部分由患者個人承擔。沒有承諾價格的省級定點醫療機構及沒有經過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轉診的患者按縣域外45%的標准予以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