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16日,伊春市政府召開全市金融工作會議,分析研究在伊春轉型跨越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增強金融的造血功能,並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的金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市長高環出席會議並講話。高環指出,過去的一年,金融機構為伊春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都有新作為,金融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市委、市政府對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滿意的。但與伊春轉型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相比,金融的支持能力還有待提高,一是同在一個省份內,我市的存貸比過低。二是同在一個市域內,同樣的金融生態環境,同業間差距過大。三是銀行應該更加主動地為林區發展服務。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十三屆一次人代會科學描繪了今後五年乃至十年伊春的發展藍圖,提出了全力構建“3+X”產業體系,重點打造“四城一都”,建設城市提檔昇級的十大基礎設施工程等重大任務目標。每項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投資來支橕、來保障。而解決資金問題一靠國家投入,二靠招商引資,三靠金融支持。這其中,金融支持無疑是最重要的,迫切需要增強金融造血功能,盡快做活存量、做大增量。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對自身面臨的形勢和挑戰要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增加信貸投放不僅事關伊春的經濟發展,也事關金融機構的生存與發展,只有認清大勢,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敢於投資,善於投資,纔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自己。
高環強調,做好下步金融工作,一要切實轉變經營理念。不斷強化市場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切實轉變經營觀念,正確處理好存與貸的關系,把做活做好信貸資金作為增強自身盈利能力的主攻方向,找准風險與收益的最佳切入點,千方百計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入,慎貸而不惜貸。二要明確信貸支持的重點。要圍繞“3+X”產業體系,圍繞做大做強產業園區,圍繞“四城一都”的打造,圍繞城市建設十大基礎設施工程等重點項目給予信貸支持。要支持企業采用產業鏈融資、訂單融資等多種方式融資,多角度滿足生產經營需求。對信用記錄良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但經營或資金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要給予大力支持; 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在建、續建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已簽訂信貸合同的,信貸資金要及時到位,為這些項目的順利上馬大伸援手,提供保障。同時,要研究探索采取BT投資或銀團貸款等方式為政府和企業融資,這樣既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又可以分散風險。三要全力抓好投融資體制改革。重點做好五項工作:1、碳匯交易試點要抓緊對接,盡快在全國林業碳匯基金會簽訂協議,爭取年內在湯旺河簽訂第一筆碳交易。2、旅游、林業、城投三個融資平臺要同步推進。3、農商行要在6月底正式掛牌運營。4、做好光明集團改制重組工作。5、加快興安紅酒業的上市步伐。四要積極做好對上爭取工作。一方面,要積極向上級行宣傳推介伊春的發展變化和所擁有的機遇,讓上級銀行看到伊春發展的潛力和前景,爭取上級行給予我市優惠政策與信貸傾斜,為我市經濟發展取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上反映伊春在誠信建設上的新作為,了解我們正在著力解決的問題,消除歷史成見,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為企業提供簡單、快捷的金融服務。五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績效考核制度。
高環要求,要爭做善用金融工具的政府。各級政府要把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作為建設“誠信伊春”的首要任務。市政府將從自身做起,嚴格兌現承諾,樹立政府信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各地要以此為標准,一要建設誠信政府,二要善於搞好對接和服務,三要把幫助企業整章建制作為一項硬任務,四要做銀行的堅強後盾,合力營造“誠信伊春”的金融生態環境。各地各部門和金融機構也要緊緊圍繞伊春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產業布局,進一步打破“瓶頸”,充分發揮金融的支橕和保障作用,努力開創全市經濟金融互動共贏的新局面。
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曉峰主持會議。
林管局副局長、市政府秘書長范慶華宣讀了關於對《2011年度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表彰決定》。
會議還傳達了全省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建行伊春分行等金融單位做了典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