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人民警察傳授防騙常識 識破20種電信網絡詐騙有妙招
2012-04-17 19:51: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7日訊(記者 岳雲雪)4月17日,哈爾濱市公安局舉辦了“守護平安”專項行動宣傳品發放活動啟動儀式。宣傳品中包括了一份《人民警察教您識破二十種電信網絡詐騙伎倆》的宣傳單,群眾通過閱讀此宣傳單便可掌握識破電信網絡詐騙的方法,防止上當受騙。

  據介紹,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發展,以及通訊的逐漸發達,利用這種高科技漏洞來實施詐騙活動的越來越多。目前,較為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有20種。

  一、“刷卡消費”詐騙。騙子給用戶發送虛假手機短信稱銀行卡在某地刷卡消費多少元,可致電XXXX號碼諮詢,客戶一旦撥打提示電話,對方則自稱某某銀行的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要求客戶持銀行卡到自動取款機上輸入密碼,進行所謂的查詢、設置“防火牆”保護、開通網上電子銀行賬戶等操作,誘騙客戶將卡裡的錢轉到騙子的賬戶。

  二、“銀行卡涉嫌惡意透支或洗錢、販毒”詐騙。騙子利用網絡電話直接打電話給用戶,多人分工,分別假冒銀行以及公安局或檢察院等單位工作人員,謊稱用戶的銀行卡被復制盜用,涉嫌販毒、洗錢、走私等犯罪,以凍結賬戶相威脅,以保護用戶賬戶資金安全為由,要求用戶將存款存入安全賬戶。

  三、“引誘匯款”詐騙。收到“請把錢存到XX銀行,賬號XXXX”、“還未匯款吧,賬號已改為XXXX”、“錢請還至賬號XXXX”等內容短信,被害人誤以為是商業伙伴或債權人的短信而按要求匯款。

  四、“購房、購車退稅”詐騙。用戶手機收到短信內容為“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或XX汽車公司)房產(或車輛)交易(或購置)稅收政策,你的房產(或汽車)可以辦理交易稅(購置稅)退稅,詳情請諮詢XXXX”或“電話費返還”等內容,一旦用戶打電話聯系,騙子便誘使被害人到自動取款機上將卡內的錢轉到騙子的賬戶。

  五、“匯錢救急”詐騙。接到所謂醫生或警察的電話,謊稱其家屬(孩子、配偶等)生病或車禍住院正在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要求匯錢到指定賬戶救急。

  六、“冒充領導”詐騙。騙子假冒領導、秘書或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相關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劃撥款項、配車、幫助解決經費困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支付訂購款、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賬號。

  七、“猜猜我是誰”詐騙。騙子冒充熟人,在電話中讓被害人猜猜他是誰,當被害人報出相識之人的姓名後即予承認,隨即謊稱近期將來看望被害人,然後再以出車禍、嫖娼或賭博等被公安機關抓獲需付保證金等理由要求匯款。

  八、“電話欠費”詐騙。騙子冒充電信工作人員打電話給被害人,謊稱被害人在某地辦理了固定電話並已造成欠費。當被害人反映並未登記辦理該電話時,騙子則由多人分工冒充銀行、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以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安裝了電話並欠下高額話費公安機關正在調查,還發現以被害人名字開戶的銀行賬戶涉案將被凍結等為由,要求被害人到自動取款機上將被害人的其他銀行卡進行加密,通過英文界面操作,誘騙被害人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的賬戶。

  九、“辦理無息(或低息)、無抵押貸款”詐騙。收到短信為“我公司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2%(或無息),無需擔保,無抵押,請致電XXX經理”等內容,以低息或無息貸款為誘餌,但要求預付利息,或者以證明還貸能力為由要求被害人向其指定賬戶匯驗資款。

  十、“騙取話費”詐騙。1、來電鈴聲“一聲響”後再不響的陌生來電,誘使受害人回電騙取高額話費。2、以短信形式發送“您的朋友13XXXX為您點播了一首XX歌曲,請撥打9XXXX收聽。”一旦回電話,就可能會造成高額話費或定制某項短信服務,以致錢財被騙。

  十一、冒充黑社會敲詐實施詐騙。騙子以“黑社會”、“殺手”、“野狼”等名義給手機用戶打電話、發短信,以替人尋仇“要打斷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脅語句恫嚇被害人“拿錢消災”。

  十二、“高薪招聘”詐騙。短信內容為“高薪招聘公關先生、公關小姐、特別陪護”等,要求被害人前往指定酒店面試。當被害人到達指定酒店再次撥打電話聯系時,騙子不露面,聲稱被害人已通過面試,只需向指定賬戶匯入一定培訓、服裝等費用後即可開始上班。步步設套,騙取錢財。

  十三、以銷售廉價物品為誘餌詐騙1、收到短信內容為:“本集團有九成新XX品牌車(桑塔納、本田、奧迪、帕薩特等)廉價出售,電話XXX。”,騙子謊稱有各種海關罰沒的走私物品,可低價出售,以交定金、托運費等名義詐騙錢財。2、騙子通過短信發布超低價出售二手車的信息,聲稱“見車付款”,以此騙取被害人的信任,要求被害人用匯款的方式付款,之後騙取被害人家屬的電話號碼,並通過裝在手機中的專用軟件,將自己的手機號碼設定為被害人的號碼,再用該手機給被害人家屬打電話,謊稱車已看好要求立即向指定賬戶匯款,被害人家屬信以為真即向騙子指定的賬戶匯款。

  十四、發布征婚信息詐騙。騙子利用網絡和報紙等刊登其條件相當優越的征婚信息(如:謊稱自己為“款姐”或“富商”),在電話溝通中,以甜言蜜語迷惑被害人,之後伺機騙財。

  十五、發布虛假網絡購物信息詐騙。1、騙子在互聯網上開設出售廉價商品信息的虛假網頁,誘使被害人匯款購買,從而騙取錢財。2、騙子在互聯網上出售手機充值卡,當有人與其聯系時,騙子便以各種借口讓其匯款。

  十六、發布虛假中獎信息詐騙。騙子隨機向手機用戶或在互聯網上發送中獎信息。一旦用戶撥打“兌獎熱線”,騙子即以需先交“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種種借口讓用戶匯款來騙取錢財。

  十七、發布虛假炒股信息進行詐騙。騙子隨機撥打被害人固定電話或手機,套取被害人是否炒股的信息,然後以知道內幕消息保證可以賺錢為誘餌,誘使被害人將錢存入其提供的所謂證券公司的賬戶來騙取錢財。

  十八、“你想知道他(她)每天跟別人通電話發信息的內容嗎”詐騙。騙子通過群發手機短信或網絡信息,發布銷售監聽手機軟件信息,誘使被害人與其聯系,騙子以安全為由,要求向其指定賬戶匯入“保證金”、“手續費”、“托運費”等實施詐騙。

  十九、盜用QQ號冒充主人向網友實施詐騙。騙子通過網絡技術手段,首先竊取他人QQ號及截取視頻,而後在該QQ號的好友名單裡物色侵害對象,再冒充該QQ號的主人,以各種理由向侵害對象提出借錢、匯款等要求,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或到銀行匯款等方式進行詐騙。

  二十、聽音破密碼詐騙。騙子在網上發布虛假的廉價銷售商品信息,誘使受害人與其聯系購買事宜,騙子提出貨到付款並使用電話銀行轉賬付款。騙子與受害人聯系過程中,會要求受害人證明轉賬的銀行卡裡是否有足夠的錢付貨款。騙子告訴受害人只要跟他在手機通話過程中用固定電話免提撥打銀行熱線查詢一下卡內餘額,他就知道卡內是否確實有這筆錢了。當受害人按照騙子的要求進行操作時,騙子就會利用手機錄音功能,錄下受害人電話銀行查詢餘額的撥號音,然後用電話撥號錄音解碼軟件,根據電話免提撥打時按鍵發出的聲音特征,破解出受害人賬號和密碼,然後將受害人銀行卡內的錢進行轉賬。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常識

  1、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務,需要向公民詢問情況時,一定會當面詢問當事人並制作相關筆錄。所以當有人自稱是上述機關工作人員打電話告知你涉嫌某種犯罪,要求你透露銀行賬戶、密碼進行“核實”時,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2、目前任何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均未設立“國家安全賬戶”等名目的銀行賬戶。所以當有人打電話要求你將存款轉存到所謂“安全賬戶”以便保全資金的,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3、稅務部門進行退稅時,會在報紙、電視等媒體公告,而不會僅以電話或短信的方式通知。當你接到這樣的電話或短信時,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4、目前,所有銀行的ATM櫃員機只有餘額查詢、存取款轉賬、更改密碼功能。凡以種種借口要求你通過ATM櫃員機去操作所謂“遠端保全措施”、“開通網上銀行”、“與稅務機關聯網接受退稅”、“收退稅款”、“修改磁條”等項目的,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5、對陌生號碼發短信稱你“中大獎”或網站上聲稱能夠預測彩票中獎號碼等信息,均為詐騙信息。

  6、任何購買、銷售違禁、走私物品的行為均是違法行為。發布的類似信息,均為詐騙信息。

  7、當接到子女、親屬被綁架、突發疾病、遭遇車禍等電話時,不要慌張,要注意采取直接與子女、親屬聯系的方法進行核實,不要貿然給對方匯款,防止上當受騙。

  8、當接到自稱“老朋友”口氣“猜猜我是誰”的電話時,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種種理由而給其匯款。

  9、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要在電話或網上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號碼、信用卡驗證碼、密碼、網上銀行密碼等重要信息。

  10、不明來電提供轉接到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銀行等部門的電話,一定是假冒的詐騙電話,切記不要相信。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