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今年年初,齊市確定的30件民生實事中,對改善公共交通狀況提出了要求,要科學規劃設置公交線路和公交站點,增加公交延時線路,合理調整上下班高峰運營頻率。的確,城市公共交通問題涉及千家萬戶,作為“衣食住行”的重要內容,公共交通是否方便,一直被百姓所關注。目前,齊市公共交通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將“城市發展公交優先”的思路在齊市科學規劃設置?
近幾年,隨著齊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公交行業不斷更換新車,拓展線路,司乘人員的服務質量不斷提昇,極大地改善了鶴城百姓的出行環境。齊市的公交車交通事故也明顯減少。據齊齊哈爾城調隊的最新調查顯示,齊市公交系統的群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可以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斷完善,齊市的公交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上下班高峰乘車難
對於經常乘坐公交車的市民來說,最關注的還是上下班高峰時期等車難、乘車難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職工、學生和家長以及有事出行的人們把各條線路的公交車擠得水泄不通。雖然各條公交線路采取了增加車次、縮短發車間隔時間等措施,但乘車擁擠、候車時間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上述情況更為嚴重。
據了解,對於乘客反映乘車擁擠的情況,公交公司也在積極想辦法,增加線路,更新車輛,把小車更換為大車。而高峰期候車時間長是由於齊市機動車輛增加,道路擁堵現象嚴重,特別是建華區解放門崗地、齊齊哈爾百貨大樓崗地、龍華路崗地和新開路崗地等繁華路段,車輛長時間等紅燈的現象最為突出,而有些道路的公交車專用道經常被其他車輛佔用。
公交車道經常被佔
許多公交司機也經常接到乘客的投訴,對此,他們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一位公交司機對記者講,一些機動車道上雖劃好了公交車專用線,但形同虛設,公交車道上什麼車都有,尤其是出租車,時常在公交線上停車等乘客。而公交車與其它車輛混行,更容易發生堵車、晚點的情況。因為各種車輛佔用公交車道,就會耽誤公交車的行駛時間。等一個紅燈是一分零二十秒,三個燈就是四分鍾,而正常發車間隔最長為五分鍾。幾位公交司機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公交優先實際就是百姓優先,如何確保公交優先?比如說設立專用的公交車道,現在齊市的公交車道也有幾條,但是實際上在該車道運行的都不是公交車,如果說真正能夠發揮公交專用通道的作用,像很多大城市一樣,公交車道上就應該行駛的是公交車,那麼公交車行駛難的問題就能夠有效解決。或者利用便道,特別是非機動車道等等,能夠讓公交車順暢行駛,保證公交車的成本運行,並滿足乘客對乘車時間的需求,讓齊市的交通秩序更加良好。
公交車票11年沒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齊市自2001年公交票價定為一元後,此後公交票價始終沒漲過。在人員開支、汽油、設備等均大幅漲價的情況下,公交系統能夠維持運行並擴大發展,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另外,齊市有一項惠民政策,就是60歲至70歲的老人乘公交車,享受半價,五角錢,70歲以上的老人乘車免費。孰不知,老年人免費乘車的這一大筆費用都是由齊市公交公司自己承擔。而除了費用之外,還有讓公交人更頭痛的事兒。“老年人乘車不花錢,發生意外時,還要司機和公交公司掏保險費,這合理嗎?”很多司機向記者大吐苦水。
公交司機李師傅向記者講述了他曾經歷的一件事。86歲的乘客胡大娘每天乘公交車,坐一站地為買菜。一次,李師傅駕車為了躲路上的行人,突然一個急剎車,結果,胡大娘一個趔趄倒在車廂裡,腿部受傷。胡大娘雖然坐車不花錢,但是受傷了,公交公司和司機要為此埋單。他承擔了胡大娘40%的醫藥費,公交公司承擔了60%的醫藥費。面對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公交公司免費為老人服務的情況下,有時還要搭錢,公交人自稱是表面輝煌,內心苦悶。本報記者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