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政協按照市委要求,將該問題作為本屆政協的第一個重點議題,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調研整治工作。在市政協主席姜明的領導下,社法委、城建委等組成調研組,先後深入哈市相關部門調研、座談,並赴在此項工作中取得成功經驗的北京市西城區和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實地考察取經,最終結合哈市實際形成調研報告和“一號建議案”,為哈市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委員們在調研中認為,解決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產生的“髒亂差”問題,是創建文明城市和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的“基本作業”,要舉全市之力向這一頑癥“開刀”。
現狀調查
缺乏“聯合作戰”致“癬患”屢打不絕
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哈爾濱市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具有普遍性、反復性和隱蔽性等特點,其傳播內容主要包括便民信息類、商家促銷類、房屋出租出售轉讓類小廣告和虛假欺騙違法小廣告。近年來,雖然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組織力量,實施了多次專項治理,並取得重大成果,但仍未徹底根除“城市牛皮癬”這一頑疾。
據了解,哈爾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每次對違法小廣告進行治理時,都會在繳獲的假證中發現有大量市民的“訂單”,其中不乏很多人的照片、姓名、年齡等真實信息。購假證者中既有學生、機關乾部,也有企事業單位人員、工人,人員遍布全省各縣(市),作為“假證”龐大的需求群體,這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非法小廣告的泛濫和屢禁不止。
由於整治合力不足,公檢法機關對此類案件的介入不夠,“前腳抓、後腳放”,因此哈爾濱市在治理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工作上缺乏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使違法犯罪分子有空可鑽。同時,因為信息發布渠道不暢,社區又缺少信息發布欄,一些開鎖、裝飾裝修、通下水道等便民的生活服務類信息無法及時通過無償或較低的宣傳成本讓市民獲悉,導致部分對市民有用的小廣告也出現亂貼亂畫的問題。
目前,哈爾濱市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工作主要由城管部門和各街道、居委會負責,由於缺乏聯動機制和長效管理辦法,“制”與“治”的配合乏力,至今仍無法從源頭上清除這一城市頑疾。
委員聲音
全市“一盤棋”強化督查力度
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工作量大面廣、涉及職能部門多,委員們建議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各部門都要增強大局意識,杜絕推諉扯皮等不良現象,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完善督查機制,強化現場督查,把督查貫穿於整治工作全過程,有針對性地推動整治工作的落實。
破解資金瓶頸加強日常養護
資金問題是制約哈市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的瓶頸,建議市委、市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切實把整治工作資金“專用”作為首要問題抓緊抓好。要千方百計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努力探索形成以市、區、縣“由獎代補”等多元化投資機制,捆綁使用。同時,調整完善財政投入體制,建立靈活、高效的日常養護保障機制,以實現精修精養、勤修勤養的目標。
長效管理治愈“癬患”頑疾
建立專業隊伍和完善機制,把除“癬”工作納入長效管理軌道。建議將整治非法小廣告納入各市容管理部門的年度考核,與先進單位的評選和表彰獎勵掛鉤,以制度的完善促進工作的落實;健全層級監督考核制度,對各層級在考核中發現的問題,除要求限期整改外,還應逐級追究相應的責任。同時,鼓勵市民及時舉報違規違章行為,視具體情況予以現金獎勵,多措並舉快速治愈“癬患”這一難題。
動員社會力量加強綜合治理
建議哈爾濱市整合力量,學習外地市“抓反復、反復抓”的成功做法,堅持專業隊伍清理與群眾參與相結合,把主要道路、主要地段包下來,確保清理效果;對背街背巷、居民區等次要地段發動群眾自行清除,以彌補專業力量的不足;堅持清洗隊伍與城管執法、公安巡警隊伍打擊相結合,實現標本兼治;堅持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與其他部門清除相結合,共同完成治理任務。
營造全民參與整治良好氛圍
樹立“政府是主導、市民是主體”的理念,著力營造全民參與、全民支持、全民清除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的氛圍。借助環境保護“三城同創”等活動的契機,引導市民自覺增強保護城市環境的意識,自覺抵制、清除非法小廣告,創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
17日,有哈爾濱市民反映,南崗區和興七道街43號的樓道被一個商家的廣告單貼滿了。記者進入單元門看到一張張書本大小的廣告單間隔不到一米雜亂地貼在樓道內,地面上還散落著許多,連樓板也未能幸免,每層都有懸掛在空中的宣傳單。記者數了一下,從1樓到8樓共張貼了83張。哈爾濱新聞網記者楊銳攝
三大“組合拳”治理小廣告
非法小廣告一查到底
1.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部門聯合行動,對只有聯系方式、沒有實體門店或具體地址的小廣告,經現場調查取證後,通知其接受處理;如其不來,可通知電信部門對其號碼實行停機處理。
2.對有實體門店及具體地址的小廣告,直接找到本人進行宣傳和行政處罰,因這類廣告多半是送水送氣、通下水道等便民信息類小廣告,應對廣告主采取教育為主、行政處罰為輔的辦法。
3.對“辦證、征婚、貸款、招聘公關、販賣槍支和迷藥”等涉及違法內容的小廣告,應將相關線索及資料移交給公安機關嚴厲處理打擊,清查到底。
規范有益小廣告發布
1.設置便民信息欄。在街道兩側及社區適宜的位置設置便民信息欄,規范小廣告的管理和發布,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廣告主形成主動合作的意識。
2.建設網絡信息發布平臺。加強哈市網絡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工作,通過網絡分流一部分小廣告。
3.加強對送水送氣、開鎖、裝修等生活信息類小廣告的管理,為這些商家提供合理的廣告發布渠道和平臺,將其納入規范管理范疇。
群防群治亂張貼小廣告
1.分片治理,責任到人。根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執法執勤分工區域情況,按路段將整治工作落實到人。
2.發動商家“門前四包”。對臨街門面商家進行宣傳,通過有效的行政手段促使其對非法小廣告由被動清理變為主動清理。城管執勤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履行監督、督促職責,使商家都能主動完成清除自家責任區內非法小廣告。
3.群防群治。非法小廣告2/3以上是張貼在人流量大的小巷口、樓道口、樓梯間、小區內等地,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疾,必須發動廣大群眾人人動手,自覺清除身邊小廣告,打響防治非法小廣告的“群眾戰爭”。
四大“保險”根除“癬患”
“保險”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全面統一協調城管、執法、公安、工商、電信等部門,實行多方部署、聯勤聯動的工作動態長效機制。各區、縣(市)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統一協調多部門力量,切實幫助解決整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
“保險”二:屬地管理、屬地包乾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屬地包乾”原則,將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單位、個人,誰的職責誰負責。也可讓城管、國土、交通、規劃、建委、環保、公安、工商等部門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盡快予以解決。
“保險”三:街道實施“網格化”管理
對城區街道路段劃片管理,指定責任人,明確責任主體、覆蓋要求、完成時限、考核獎懲辦法等,實行“網格化”管理。也可聘請“4050”人員成為網格管理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全面實現“管乾”分離,把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工作納入長效管理軌道。
“保險”四:嚴格立法、加大執法力度
切實加快立法進程,進一步明確“在樹木、地面、建築物、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刻畫、涂寫、張貼的,責令限期清理,處以罰款;逾期不清除的,代為清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使用作業工具或者通訊工具從事上述行為的,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可以暫扣作業工具或建議有關部門暫停其通訊工具使用”等有關法律規定。
同時,大力加強“呼停你”語音告知系統的執法力度。
新聞背景
各類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一直備受市民詬病。近年來,盡管哈爾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在整治非法小廣告和亂貼亂畫行為中投入了巨大資金、傾注了大量精力,但依然未能從根本上根除“癬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