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今年哈爾濱的地產大棚蔬菜比往年要上市的早一些,再過十幾天,冰城市民就能吃到地產的『頭茬』黃瓜了。這批黃瓜的產地是太平鎮立業村國家級蔬菜標准園區,之所以能『早產』,是因為它經過了溫室育種縮短生產周期。
由於溫室育種采用搖床,使種子完全脫離地面,育種溫度昇高,可以比正常育種縮短10天左右的生產周期。不光是縮短生產周期,溫室育種還全部采用無菌土壤培育種苗,使用的全部是抗病生物肥料,從源頭上保證了無公害蔬菜的質量。
據道裡區太平鎮副鎮長王廣濱介紹,太平鎮立業村國家級蔬菜標准園區是2010年農業部批准的國家級保護地蔬菜創建園區,其核心區有210棟大棚、50棟溫室。今年,為了進一步完善園區設施,增加農民收入,更好地備春耕,引進了溫室育種技術。目前,已建成專門育種的溫室7棟。
據園區的技術員王勇介紹,現在園區內大棚種植的主要是黃瓜,每個大棚可以產黃瓜9噸至10噸,作為『頭茬』地產蔬菜,他可以為農戶帶來1.3萬元的收入。6月份開始,大棚將改種西紅柿,8月份左右,市民就可以吃到本地的西紅柿了。
據了解,目前立業村國家級蔬菜標准園區主要種植的是西紅柿、豆角、黃瓜、香瓜、油麥菜等品種,其中部分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憑著規范的種植、過硬的品質,銷售手段也在發生變化,『以前我們的農民是開著四輪子在周邊批發,現在完全是客戶上門來定點定期收購,大大節約了運輸成本。』看到園區的迅速發展王廣濱顯得特別開心。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