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0日訊 19日,記者在哈爾濱市房管局了解到, 年初以來,哈爾濱市首次對全市2630套廉租住房家庭進行普查。一些條件改善不再具備居住廉租房條件的市民被收回了廉租房,另有一些退掉了廉租房,改領廉租補償金。截至目前,已經有73戶廉租房住戶主動或被動地退掉了廉租房。哈爾濱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紹華表示,哈爾濱市自2003年實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以來,已有2630個家庭搬進政府實物配租廉租住房,2003年哈爾濱市開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事過9年以後,當時一些符合條件的人有的已經退休,在社保領到了退休金,這批人目前已不符合低保條件;還有一部分住戶在申請廉租房時子女還在上學,目前子女已參加工作並有固定收入,因而也不能再享受廉租政策,另有一些低保戶,目前戶主已去世,繼續住在廉租房、內的子女或其家屬不在保障范圍內,哈爾濱市住房保障中心按規定將廉租房收回。
據了解,在目前被取消資格的73戶廉租戶中,因退休或戶主去世而被取消資格的佔半數以上。在調查中,工作人員發現道裡區一住戶雖然享受廉租房政策,但名下還有一處房產且經營了一處生意,不具備再享受廉租房的條件,因此取消了其廉租房的資格。王紹華表示,低保戶是廉租戶的前提,如果收入超過低保的標准,住房保障中心將按規定將廉租房收回。
近日,一名得到群力某小區廉租房的殘疾人,退掉了廉租房改領廉租補償金。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申請廉租的低保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殘疾人,一些精神殘疾的低保戶在住進了高層廉租房後,每天乘坐電梯成了最大的困難,通常是一上電梯就感覺頭疼;另有一些肢殘的低保戶每天上樓也感覺很不方便。一部分殘疾人就選擇了將廉租房退回,改為申請廉租補償金。補償金按照人口,分為380元、450元、430元和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