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 題:龍江保障房建設位居全國之首——《回眸發展路 喜迎黨代會》系列報道之十三
記者 孫曉銳
2011年是黑龍江省城鄉建設投入最多、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的一年,全省完成總投資2032億元,同比增長36.7%。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成投資937億元,開工86.87套,開工率為102.7%,居全國第一位。農村泥草房改造完成投資196億元,改造26.1萬戶。大規模棚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黑龍江省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改善了全省城鄉面貌和環境質量。
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部署2012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保障性住房完成總量居全國首位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資937億元,開工86.87萬套,竣工40萬套,開竣工率分別為102.7%和47.3%,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全省爭取國家補助資金121.45億元,比上年增加近50億元;省政府安排專項資金32.75億元,比上年增加15.68億元。及時出臺房屋征收補償工作相關意見,各級黨委政府抽調乾部走千家進萬戶,包項目、包“滯遷戶”,開展拆遷會戰,法院提前介入、裁執分離,實施依法征收,探索出了一條“黨委領導、政府組織、發動群眾、各方參與、創新政策、嚴密程序、和諧陽光惠民依法征收”的工作路子,創造出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
哈爾濱、七臺河等地挖掘各方面潛力,拓寬投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齊齊哈爾、牡丹江、寧安等市縣多措並舉,全員發動,加快推進征收拆遷;森工系統和佳木斯市建設量大,推進有力;地方林業克服點多、線長、面廣等不利因素,後來居上;農墾系統和伊春市規劃設計起點高,工程質量優;大慶、黑河、鶴崗、綏化和大興安嶺9月底就實現開工率100%的目標;雙鴨山市通過保障房建設吸引大量周邊農村居民入住,加快了城鎮化步伐;雞西、通河等市縣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抓征拆、籌資金、促開工,解決實際問題。
農村泥草房改造再創新高
全省農村泥草房改造完成投資196億元,改造26.1萬戶(其中農危房6.1萬戶),比上年增加4.1萬戶,近90萬農民喜遷新居。加大對上爭取和資金投入,爭取國家農危房改造補助資金4.3億元,比上年增加2.7億元;省財政安排補助資金2億元,比上年增加8000萬元;各市縣也加大投入力度,緩解了資金短缺壓力。
加強規劃設計,免費發放設計圖紙,建設了功能齊全、居住舒適的房屋。大力推廣節能房建設,比重達到90%以上。堅持整村改造與重點推進相結合,側重抓了128個整村改造試點,集中力量推進鐵路、公路和旅游沿線以及城鎮周圍村莊的泥草房改造,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湧現出以通河、依安、林甸等為代表的泥草房改造先進縣(市)。

黑龍江省墾區打造宜居城鎮。東北網記者孫曉銳攝
“三優”文明城市創建堅持不懈
全省整治裸土面積1120萬平方米,清理積存垃圾317萬噸,建築工地文明施工達標率89.5%;新植樹木6725萬株,城市建成區新增綠地10005公頃;綜合改造街路1511條,改造面積3073萬平方米;濱水城市規劃建設開復工項目140個,完成投資206.3億元,規劃建設了哈爾濱萬頃松江濕地、大慶龍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齊齊哈爾勞動湖南擴改造、雙鴨山安邦河景觀治理、鶴崗天水湖公園等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濱水項目,提昇了城市品位;拆除違章建築2.43萬處、100多萬平方米,清理亂貼、亂畫、亂掛和違章設置牌匾廣告300多萬處;18個邊境城鎮建築風貌改造及環境綜合整治開工項目217個,完成投資12.7億元。
2012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來安排,計劃新開工52萬套,投資600億元;結轉續建46萬套,投資200億元;竣工42萬套(含結轉)全省保障房建設必須在10月底前實現開工和竣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