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當前,佳木斯市正處在經濟加快發展的增速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轉型期、打牢長遠發展基礎、實現趕超跨越的關鍵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發揮優勢,提昇實力,加快富裕文明和諧幸福佳木斯建設步伐,努力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佳木斯實際的科學發展之路。
堅持從地方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四大優勢,努力在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中找准定位。一是在發揮現代農業優勢中找准定位。佳木斯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地處三江平原腹地,行政區內耕地面積超過2800萬畝,糧食商品率在80%以上,境內有20個省屬國營農場和2個森工林業局,發展現代農業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立足這一優勢,我們要在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和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中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二是在發揮中心城市優勢中找准定位。佳木斯對東部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要素資源的匯集和支配作用突出。立足這一優勢,我們要通過與周邊城市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來提昇區域整體競爭力。三是在發揮沿邊開放優勢中找准定位。佳木斯是我國對俄開放的重要前沿城市,有5個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和1個國際空港,隨著黑瞎子島開放開發步伐加快,同江中俄鐵路大橋項目開工在即,我市對俄合作橋頭堡和樞紐站的作用將更加突出。立足這一優勢,我們要積極投身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建設,努力成為全省對俄經貿合作的重要增長極。四是在發揮工業基礎優勢中找准定位。佳木斯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投資建設的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紮實,資源、土地、人纔、技術等要素完備。立足這一優勢,我們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步伐,不斷提昇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紮實推進九大戰略任務,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抓好大項目建設,全力抓好財政貢獻率大、產業關聯度高、對農民增收拉動能力強、為長遠發展打基礎攢後勁的大項目、好項目。重點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裝備制造集群發展、新能源開發利用以及材料、醫藥、化工、林木加工、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二是抓好園區建設,發揮佳木斯區位、資源、科技、人纔等方面優勢,著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富錦綠色食品產業園區、樺南工業園區等十個重點園區建設。三是抓好財源建設,強化財源意識,努力建立結構合理、增長有力的財源體系,切實提高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和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壯大財政實力。四是抓好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八化”建設,加快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步伐,重點優化農業結構,培育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深化場(局)縣共建,大力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五是抓好服務功能建設,以建設我省東北部現代服務中心為目標,進一步加快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商貿、物流、旅游、金融等生產、生活服務業,完善和提昇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增強城市綜合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六是抓好城市建設,按照拓展空間、優化布局、加強基礎、完善功能、打造亮點、提昇品位的總體思路,全面提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營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現代化中心城市。七是抓好民生建設,堅持民生優先,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解決影響民生的突出問題,推進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八是抓好發展環境建設,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深化政風行風建設,為企業和廣大群眾打造“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好、創業成本低、發展環境優”的行政服務平臺。九是抓好和諧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