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訪省黨代會代表、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加強生態建設 經濟轉型爭先
2012-04-23 09:46: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塑造伊春綠色林都新形象,為伊春的保護與發展指明了方向。過去的五年,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伊春市深入落實省委“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相關任務,發展後勁不斷積蓄,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譜寫了林區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伊春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昇。經濟總量突破200億大關,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億規模,財政收入躍上20億臺階。

  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於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勢頭良好。現在伊春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支柱,“4111”工程和“1區+5園”建設加快推進,多元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投資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累計達到174個,完成投資227億元,佔5年全部投資額的42.4%。

  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後,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清醒地看到,只有奮發而起,自我加壓,以更高的目標、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全面開展林區第三次創業,推動伊春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纔能盡快改變發展慢的現狀,纔能後發崛起、趕超跨越。

  隨著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的同步實施,國家支持伊春發展力度不斷加大。同時,我們還擁有全國唯一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國家第二批創業城市試點、國有林權改革試點、棚戶區改造等多項政策支持。這些疊加的政策效應,必將為伊春的加快發展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

  今天的伊春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五至十年,伊春擁有的三大後發優勢必將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第一,我們擁有無與倫比的生態優勢。第二,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幅員與資源優勢。第三,我們擁有獨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優勢。

  未來5年,伊春市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是,前兩年聚積能量,後三年加速發展,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五年翻一番,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翻兩番。

  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報告對林區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全面強化生態保護,推進生態功能區規劃調整和建設”、“推動林區轉型發展,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培育,積極發展生態主導型經濟”等。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精神,伊春不僅要在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保護上當尖兵、做表率,還要在發展現代林區經濟體系上做出優異成績。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業現代化,是實現伊春經濟轉型、建設富庶伊春的必由之路。

  這條道路的實質,就是通過優化布局、完善體系、加快昇級,推動產業發展向生態化轉變,產業布局向園區化轉變,產業結構向高端化轉變。

  優化產業布局。堅持全市發展“一盤棋”,按照“合理布局、整合資源、協調發展”的原則,強化產業功能分區,推動資源配置和要素集聚,集中打造優勢產業鏈和產業群。

  完善產業體系。要著力打造以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森林食品北藥業、旅游業的三大引擎產業,以木材精深加工業、新型裝備制造業、紡織業、清潔能源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為補充的“3+X”產業體系框架。要著力抓好礦產冶煉、森林食品北藥、旅游業三大產業昇級。

  推進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昇級。在礦產開發方面,全力加快鹿鳴鉬礦開發,大力發展鉬精深加工項目。要堅持綠色環保理念,以最現代的環保設施、最低的排放標准、最好的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礦山”。

  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伊春將實現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到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一個美麗富庶、文明和諧、健康幸福的新伊春必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