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4日訊 近日,哈爾濱五常拉林副都統衙門舊址復建項目啟動,260多年前的拉林副都統衙門,將再現原貌。
據哈爾濱五常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清政府為了鞏固東北邊疆,從乾隆九年(1744年)開始,先後派3000戶在京閑散旗人到拉林地區屯墾戍邊,建立了32個旗屯。清政府為了對京旗移民進行有效管理,把拉林協領衙門晉昇為拉林副都統衙門(相當於副省級治所),當時管轄五常、阿城、雙城、賓縣及哈爾濱的部分地區。清朝時該舊址曾毀於城火,後又原址復建。幾經風雨,拉林副都統衙門舊址現為拉林藥材站辦公用地。
拉林副都統衙門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呈四合院布局,座北朝南,屬典型的京都滿族建築風格。有大堂7間,東西廂房各7間,東西門房各4間,均為青磚青瓦建築。
相關專家認為,拉林副都統衙門舊址是當時的原址原房、原模原樣,到目前為止尚未見相同的清代府衙,為較罕見的珍貴歷史遺存。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