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綏化:五型經濟催生黑土地項目群
2012-04-24 17:28: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學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加快構建大中城市、小城鎮和新農村統籌協調發展的龍江現代化城鎮體系,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大中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綏化、加格達奇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摘自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報告

  核心提示

  產業園區經濟:各縣市區把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生產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使產業項目集群集約集中發展。

  異地經濟:綏化各縣(市)區之間區域條件差異大,有兩個縣位於全省綜合實力前兩名、有五個縣處於全省弱縣行列。統籌區域發展優勢,放大、集中和共享發展優勢,促進市域均衡優勢發展。

  鄉鎮村經濟:發揮鄉鎮村多、鄉鎮村乾部隊伍大的優勢,激活基層活力,廣泛聯系、招商引資和發動全民創業,到工業集中區創建和發展企業。

  都市圈經濟:鼓勵各縣(市)區借助哈大經濟外溢、項目轉移契機,更多地獲取資源、市場和項目;通過十個縣(市)區建設中等規模城市群,進而帶動周邊鄉鎮發展。

  城市群經濟:加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建設我省中部地區中等規模城市群。

  

  園區建設 重大突破

  全市斥資20多億元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和經濟小區59個,這些園區和小區為項目打造了堅實平臺。全市十個縣(市)區和市本級全部闢建了產業園區。

  2011年,綏化市11個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擴展到326.3平方公裡,完成建設區面積59.4平方公裡,園區基礎設施投入達15億元。全市新上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368個。其中億元以上203個,總投資800億元,比上年增加509億元,是上年的2.7倍。完成投資243億元,項目規模、數量、質量創歷史新高。項目總量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分別是前四年的0.6倍和1.2倍。

  園區建設讓產業項目發展有了載體,讓經濟發展有了重要平臺。11個園區中省級園區和省級工業示范基地發展到8個。預計到年末,園區可實現工業產值6.2億元,利稅6500萬元。

  鄉村經濟 異軍突起

  通過實施鄉鎮村經濟發展戰略,綏化市農村最基層的行政單元成為發展經濟的核心力量和項目建設的主力軍。

  2011年,綏化全市通過鄉(鎮)村乾部及能人引進新上項目50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9個。鄉鎮財政收入實現15.84億元,同比增長67%,淨增6.38億元,財政收入超200萬元的鄉鎮98個,增加40個,財政收入超千萬元的鄉鎮42個,增加14個;村集體淨資產5.9億元,同比增長40.8%;農民人均純收入7719元,同比增長20.8%。在近期結束的綏化市『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中,鄉(鎮)村又引進項目130個,總投資464億元。

  2011年,各縣(市)區的鄉(鎮)村項目,無論從項目總量、項目質量、投資總額、已開工數量和已到位資金,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年初確定的鄉鎮財政收入、村集體積累、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5%的目標超額完成,增速創歷史新高。

  異地經濟 制造新增長極

  自2011年提出了『異地經濟』發展戰略後,綏化市已簽約開工建設了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縣際『異地經濟』項目112個,投資金額200多億元。

  安達在開發區內闢建了總佔地面積10平方公裡的異地經濟項目專區,其中在安東工業新區,規劃了總面積7.5平方公裡的鄉村異地化工企業園、綏化市異地經濟集聚園兩個『園中園』,主要承載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異地項目。在萬寶山石油化工園區規劃了佔地2.5平方公裡的異地項目區,主要承載異地化工項目。

  肇東規劃了佔地10平方公裡的五站高端產業園、10平方公裡的鄉鎮村工業集中區、5平方公裡的北大荒綠色食品產業園、5平方公裡的綏化綠色食品產業園、5平方公裡的大興安嶺產業園、5平方公裡的寒地黑土產業園、5平方公裡的鐵東鄉鎮村異地項目集中區和3平方公裡的東發生態旅游新城等8個『異地項目園區』,用來承載綠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異地項目。

  都市圈經濟 強勢興起

  位於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工業走廊的肇東、安達兩市,率先領跑全市都市圈經濟的發展。肇東市完善整體規劃,加快融入哈爾濱經濟圈。在與哈爾濱交界的五站鎮,規劃建設面向哈爾濱的30平方公裡的高端產業園。在東發辦事處,由北大荒商貿集團和肇東市政府共同投資100億元建設的東發農民旅游新城已完成規劃。目前,肇東已承接大莊園肉業、萬裡線纜、北大荒物流等哈爾濱企業投資大項目4個。投資4.69億元的301國道哈肇界至肇東段43.4公裡、趙木至東發段4.2公裡、松花江濱江大道肇東段9.54公裡3條道路已開工建設,圍繞哈爾濱重點打造半小時優越交通圈、優勢經濟圈、優良服務圈、優質生活圈。與大慶市接壤的安達市,全方位融入大慶經濟圈,打造產業承接區、共建異地經濟區等『七區建設』,實現與大慶同城、同區、同業、同項發展。目前,安達從大慶市引進的油氣化工產業項目近30個,已形成了10個大產業發展框架,這些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可實現產值300億元,稅收17億元。

  中等規模城市群 雛形漸顯

  2011年,綏化市本級立足打造宜居宜業生態園林城市。森林公園、西湖公園大規模啟動建設,一東一西遙相呼應,為城市擴容拉開了發展骨架。佔地36.9公頃的市區西湖公園,劃分成文化廣場區、生態控制區、濱水休閑活動區。整個工程建成後,將大大改善附近地區的生態環境,提昇城市品位。

  放大城市功能,優勢強勢發展。肇東市全面推進中等規模城市建設,確保5年內市區人口達到50萬人,開發區人口達到20萬人。總投資3.18億元的肇東市肇岳山國家濕地公園,2010年12月20日動工以來,完成土方700萬立方米,完成了部分綠化、注水和排水等工程,完成投資2億元,肇岳山和靜心湖的雛形已顯現出來。

  此外,安達、蘭西、海倫、青岡、明水等市縣全力建設道路、改造老城區、新型住宅區、醫療教育區、輕工產業區、新型農民居住區、社會事務管理服務區等等,力求加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讓老百姓過上安居祥和的生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