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5日訊(記者 李倩) 記者從哈爾濱市物價部門獲悉,自4月20日全市“市場價格監管年”活動以來,哈爾濱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已對33家明碼標價不規范的企業下發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從檢查情況看,正規商場要好於個體經營場所,國內企業要好於國外企業。
據了解,“市場價格監管年”活動啟動至今,全市共出動檢查人員70個,檢查組出動800餘人次,檢查商場、超市、賓館飯店等商貿流通企業94家,已對33家明碼標價不規范的企業下發了責令整改通知書,提供告誡16家,發放價格監督檢查法律法規宣傳單280多份。從檢查情況來看,正規商場要好於個體經營場所,國內企業要好於國外企業。
據悉,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明碼標價不規范。個別零售企業對執行明碼標價缺乏自覺性,標價不規范,沒有做到一貨一簽,有的只有幾種商品標價,有的是用紙殼書寫的標價簽,很不規范。還有個別商品標價只有POP標牌,沒有使用監制的價簽。二是沒有價格標價簽。沒有認真執行明碼標價規定,所售商品沒有使用規定價簽。三是使用自制簽和爆炸簽。四是個別商場涉嫌利用標價簽進行價格欺詐。在某百貨商場,有部分品牌服裝在促銷活動中,涉嫌虛構原價銷售商品欺騙消費者;五是利用不規范用語誤導消費者。對以上行為主管部門將進一步調查核實,對上述檢查發現的問題,執法檢查人員當場對商場負責人或經營者進行了指導幫助,並責令其整改。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