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27日訊(記者 高長利) 記者從27日召開的黑龍江省打擊瀕危物種非法貿易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5月—10月,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黑龍江辦事處、哈爾濱海關、黑龍江省公安廳等部門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專項聯合行動,嚴厲查處走私、破壞瀕危物種資源違法犯罪活動。
專項行動期間,黑龍江省將重點打擊走私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制品,獵捕、殺害瀕危野生動物,盜挖、砍伐瀕危野生植物,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加工、經營、利用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等違法行為。清查瀕危野生動植物經營場所、馴養繁殖場、花鳥市場、水產市場、藥材市場、古玩店等場所,取締非法經營活動。嚴查流動販賣假冒野生動物皮張,或擺攤設點出售野生動物制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賓館、飯店等野生動植物經營場所的檢查整頓,店名或牌匾中含有“野味”字樣的,責令停止使用。
|
當日,由國家瀕管辦黑龍江辦事處、哈爾濱海關、省公安廳、省林業廳、省工商局、省農委等部門參加的黑龍江省部門間CITES執法工作協調小組正式成立。協調小組將履行交流履約執法信息、開展聯合打擊行動和個案查處、解決履約執法難題、開展履約執法宣傳培訓等活動,從而進一步遏制和打擊走私瀕危物種活動。
加入CITES公約30多年來,黑龍江省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監管和履約工作取得了全面進步,監管體系基本建立,管理措施不斷完善,管理和執法隊伍得到加強,公眾保護意識顯著提高,國際貿易健康發展。但由於黑龍江省是野生資源豐富的邊境省份,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野生動植物的需求大增,以及非法網上交易活動的日趨活躍,全省履約執法形勢依然嚴峻。
鏈接:CITES公約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英文縮寫,該公約於1975年在美國華盛頓簽署,1975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我國於1980年12月25日加入CITES,1981年4月8日起生效。CITES是國際上管理瀕危物種國際貿易的公約,他通過評估瀕危物種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和國際貿易對瀕危物種野生種群的生存所產生的影響,按照不同的控制標准對其國際貿易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