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警方兩個月破獲6起黑彩案件 涉案金額150萬元
2012-04-29 05:58:48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4月29日訊 買彩票時都想中大獎,但多數人都知道此事不可強求;但是,也有一些人天天覺得五百萬、一千萬、甚至上億的獎金能砸到自己頭上。然而,正規彩票不僅數字要對,還有排序;中不了怎麼辦?在一些不法分子的運作下,黑彩“應運而生”,給了這些人中獎的“曙光”,他們開始瘋狂地買黑彩。可他們沒有想到,天上砸下來的不是大獎,更多的是“炸彈”,“炸”得他們傾家蕩產。

  近兩個月,大興安嶺警方共破獲6起黑彩案件,涉案金額近150萬元。這6起黑彩案是眾多黑彩案的一個樣本,嫌疑人專向熟人下手.不斷發展下線,用“一夜暴富”的大餅,坑得彩民傾家蕩產。26日,大興安嶺警方向記者還原了黑彩案的真相。

  40多歲的小敏是塔河縣秀峰鎮人,家裡說不上富裕,卻也衣食無懮。然而,好日子卻在一年前戛然而止。因為小敏的丈夫在那時接觸到了黑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多次勸丈夫罷手,但丈夫不但不聽勸,反而投入越來越多,每天最少都要下注500元,多時1000多元,但幾乎每次都賠錢而歸。

  賠錢之外,小敏丈夫的情緒也越發不好,以前兩人很少拌嘴,如今丈夫卻動不動就對小敏施以拳腳。“他賠了錢,回家,心情不順就打我,我幾乎天天挨打。”小敏痛苦地說,丈夫買黑彩不到一年,家裡8萬元積蓄就全搭了進去,還欠下不少外債。“兒子纔上初中,如果他繼續執迷不悟,這個家就徹底毀了。我恨透黑彩了,是它把我原來那個愛孩子、有責任心的丈夫奪走了。”無奈之下,小敏決定向警方求助。

  大興安嶺塔河縣公安局副局長許峰接到報警後,立即部署經偵大隊隊長韓言鵬帶隊,於3月23日下午對舉報人提供的兩個黑彩窩點進行核實查證。次日晚,12名民警進入兩個黑彩窩點,將涉嫌經營黑彩窩點的嫌疑人王某和賈某抓獲。

  記者從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經偵支隊了解到,這只是大興安嶺地區最近破獲的關於非法經營黑彩案件之一,今年3月到4月,大興安嶺地區共破獲類似案件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涉案金額近150萬元,其中,大興安嶺塔河縣公安局破獲3起,涉案金額合計51萬餘元;呼中區公安局破獲1起,涉案金額10萬餘元;漠河縣公安局破獲2起,涉案金額85萬餘元。

  所謂黑彩,顧名思義,是由私人組織的不經彩票管理機關登記核准、沒有工商注冊且不繳納稅金的非法彩票,由一些“黑莊”私自售賣。說白了就是一種賭博行為,只是披上了貌似“冠冕”的外衣。

  偵查員說,黑彩一般通過高賠率和提昇服務“質量”招攬彩民。為匯聚人氣,“黑莊”還會給彩民提供很多便利,比如只需電話報號、下注,即可購得黑彩,無需支付現金。開獎結果公布後,再一並清算。而發明新玩法、提高賠率和增加“返水”是“黑莊”間競爭的重要手段。“但是這些都不把握,看起來中獎率和賠率高的玩法,其實是莊家經過多次實驗後推算出來的,最終的贏家永遠是莊家。”

  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經偵支隊負責人介紹說:“我省黑彩大莊家一般集中在大的城市,他們向下面各地市輻射出一張錯綜復雜的龐大黑彩網絡。大莊家手下都有一批‘經營者’,直接為莊家招攬‘客戶’的為一級,一級下面還有二級、三級。這些人像推銷員一樣,每天在一些彩票中心游走,通過關系網為莊家‘拓展業務’。”

  作為回報,莊家會為“經營者”提成,之前提到的6名犯罪嫌疑人均屬於三級,一般彩民投一注在82-100元不等,他們可從中賺取5塊錢提成。買黑彩是賭博,而做經營就像傳銷,是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黑彩背後的大莊家從來不會露面,彩民連莊家是誰都不知道,如果真中了大獎,也根本拿不到錢。

  此外,警方在破獲這6起黑彩案時發現,嫌疑人作案的地點和手法較之前更隱蔽。據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經偵支隊負責人介紹,這6起案件的黑彩點都設在嫌疑人家裡,均是居民小區樓內或平房區。在作案手法上,之前彩民與黑彩“經營者”之間主要靠網絡報號,付款方式多為銀行匯款,偵查取證時,只要調取電腦記錄和銀行賬目就能很快偵破案件、核實證據,可現在他們多為電話直接報號、現金交易,每天記賬,隔幾天結算一次,結算完就馬上銷毀作案證據,這都給案件偵破、取證增加了難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黑彩不能公開宣傳,多數“經營者”都從熟人下手,形成黑彩銷售網絡。在此過程中,一些買黑彩賠本的人也被發展成下線,幫忙拉攏購黑彩的人員,以便從中“抽水”。

  在呼中區非法經營黑彩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捕後說:“黑彩買家以前都是公彩愛好者,可是時間久了,覺得玩公彩不刺激、不過癮,面對黑彩的高額獎金很難禁得住誘惑。而且彩票愛好者一般都喜歡紮堆,一個朋友買了黑彩,一傳十、十傳百,速度是很快的。像我的黑彩點,屋裡一般十多個買彩人都是朋友,偶爾有人中了幾千塊,大家都是羡慕加嫉妒,更刺激其他人的僥幸心理。這樣惡性循環下來,最後往往都是傾家蕩產,甚至夫妻反目,父子成仇。”

責任編輯:關虹